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降低流化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问题,从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加氢脱硫技术中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和新型整体式催化剂;重点评述了非加氢脱硫技术中渗透汽化膜法脱硫、离子液体脱硫以及分子识别脱硫新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指出虽然目前非加氢脱硫技术工业化程度不高,但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将Ni负载在H-ZSM-5和H-MOR分子筛催化剂上,以异丙苯为模型化合物对分子筛催化剂加氢脱烷基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分子筛复配比例、金属含量和酸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处理后的分子筛催化剂,异丙苯转化率和苯、甲苯、二甲苯(BTX)的收率有明显提高。当反应温度为340 ℃、压力0.8 MP和空速1 h-1时,其转化率为81.5%,BTX收率为72.8%,选择性可达89.2%。  相似文献   
3.
以有机胺AEDA为催化剂,环氧丙烷(PO)和丙二醇(PDO)为原料合成了一缩二丙二醇,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202.64 kPa,反应时间90 min,n(PDO)∶n(PO)为2.0,催化剂用量为环氧丙烷摩尔质量的0.10。此时,一缩二丙二醇的收率可达83.8%,选择性91.2%以上。产品薄层色谱图和标准品图谱吻合。  相似文献   
4.
以氯磺酸与酞菁钴为原料合成多磺化酞菁钴,制得活性组分含量为23.8%(w)的液体脱硫醇催化剂(Cat.A)。采用硫含量、动态光散射及电位滴定等方法考察了Cat.A的结构、粒径分布及催化氧化性能,并与进口和国产液体脱硫醇催化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t.A的磺化酞菁钴中平均磺酸取代基个数为3.4;Cat.A在碱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溶解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在Cat.A质量浓度为100μg/g、Cat.A用量3 mL、汽油(混合硫醇硫含量为255μg/g)体积30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Cat.A对汽油中硫醇的脱除率达90%,其脱硫醇活性与进口液体脱硫醇催化剂的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除技术,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络合法及生物法等几种脱硫方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种方法在油品脱硫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硫技术发展前景做出展望,其中载体改性、络合-吸附结合、反应脱硫及生物脱硫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7.
针对高酸原油加工中分馏塔顶循环回流系统腐蚀加剧的现状,以油酸、二乙烯三胺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咪唑啉酰胺化合物缓蚀剂——油酸二乙烯三胺咪唑啉酰胺(EYP),并采用1HNMR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利用失重法考察了该缓蚀剂在模拟顶循油体系中的缓蚀性能,并与市售缓蚀剂进行性能对比,采用SEM对碳钢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Y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模拟顶循油体系中对A3碳钢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是一种稳定性好且高效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汽油固定床脱硫醇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对负载型和固载型固定床脱硫醇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在催化氧化硫醇活性上,固载型催化剂远远优于负载型催化剂;经过两次强化水洗后,固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几乎不流失,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流失严重;SEM分析表明,固载型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进入载体孔道,并在孔道内均匀分散,因而其催化氧化性能优越;而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主要吸附在载体的表面,容易流失,因此其催化氧化性能明显比固载型催化剂低。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材料及催化剂,酞菁金属化合物得到了广泛深入研究。综述了酞菁金属催化剂负载化/固载化的研究进展。以共价键或配位键将酞菁金属与高分子载体连接,使得酞菁金属催化剂固载化,从而减少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提高催化剂性能,是目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在酞菁金属原子上引入种类不同、数目不同的轴向配体,则能够大大改善酞菁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及光学性能,为酞菁金属材料新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在高压釜中,反应温度对中性氧化铝上1-己烯与硫化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氧化铝载体上,非临氢条件下,1-己烯与硫化氢反应随着温度升高,生成硫醇浓度越来越高,总硫浓度也是随温度升高呈增大趋势。1-己烯与硫化氢反应还会生成正己烷和2-己烯以及3-己烯等烃类化合物。随着温度升高,反应体系中1-己烯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正己烷和2-己烯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3-己烯的质量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趋于平稳。温度的升高促进硫醇及其它硫化物的生成,同时还会促进1-己烯的饱和及异构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