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三端口变换器(TPC)具有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及各端口间单级变换的特点,但同时,能量流动会受多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影响。输出电压控制环路采用传统PI控制器时,会造成电压动态调节过程响应慢,输出值波动大。为改善上述问题,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对输出电压动态响应进行优化,对三端口变换器进行了状态空间平均值建模,得到预测模型与控制变量的关系,设计了目标函数,通过遍历寻优获得最优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动态特性;通过实验对比研究输出电压环在传统PI控制、模型预测控制下输出动态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对改善输出电压稳定性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毗邻雄安新区的苏桥地下储气库群是目前世界上储层埋藏最深、运行压力最高的地下储气库群,其注采工程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为此,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工程建设等3个方面对该地下储气库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下储气库群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存在着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2)该地下储气库群位于京津冀中心地带,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风险;(3)该地下储气库群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由此构建了由三级安全保障系统和三级安全控制系统组成的保障体系:(1)基于完井工程、井下管柱和井口安全的三级安全保障系统,从源头上保证该地下储气库群强注强采的安全;(2)在地下储气库安全控制设计中,提出了从单井到地下储气库群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理念,建立了单井就地独立控制、井场集中联动应急安全控制、远程统一控制等三级控制系统。结论认为:三级安全保障系统和三级安全控制系统的应用,有力地保障了该地下储气库群的平稳运营。  相似文献   
3.
在储气库高速交变注采的特殊工况下,注采管柱的力学强度安全性将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准确方便地评价注采管柱的力学强度的安全性问题,开展了储气库注采管柱静、动力学安全性评价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评价软件。首先,根据注采管柱的实际结构和受力特点,建立了封隔器对管柱作用力的计算模型和注采管柱振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研究了带封隔器管柱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储气库注采管柱进行了瞬态动力学研究,分析了距封隔器不同距离管柱的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根据不同时刻管柱的轴向力和应力分析,计算得到了注采管柱的动力学安全系数;最后,开发了储气库注采管柱静、动力学强度安全性评价软件,该软件包括数据库模块、管柱静力学分析模块、管柱动力学分析模块和管柱安全性评价模块,为储气井注采参数的优化或优选以及注采管柱安全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二维码基本原理的研究,借鉴二维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效果,探讨了打破传统设备管理方式,将二维码应用于设备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建设性的研究思路。设备管理融于录井信息化平台和录井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档案电子化、设备信息查询便捷化、井场设备巡检和设备维护保养监督远程化等模式,对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效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维码设备管理系统,在公司海外项目录井现场进行的试点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BIM技术在很多领域发展迅速,稻米工程设计行业也在不断推进BIM技术,然而鉴于稻米工艺设计的特殊性,BIM技术的推进相对其他领域比较缓慢。本文就BIM技术在稻米工程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发展现状以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未来BIM技术在稻米工程工艺设计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