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近年来 ,尽管在临床医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较差。胶质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探讨胶质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对于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进一步提出并改进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胶质瘤免疫逃逸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胶质瘤通过表达非经典MHC I类分子的途径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 compatibilitycomplex ,MHC )是指一组编码MHC抗原或MHC分子的基因系统 ,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一个人类遗传多态性系统。人类的MHC称为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免疫原性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发产生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500U/mL干扰素-γ(IFN-γ)诱导48h+热43℃休克2h诱导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双高表达,经丝裂霉素(MMC)灭活制成高免疫原性细胞疫苗。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为效应细胞(MHC—HSP—CTL),进行肿瘤特异性杀伤试验;MTT比色法检测其杀伤活性;透射电镜观察靶细胞受攻击后情况。结果MHC-HSP-CTL对野生型U251细胞特异性的杀瘤活性明显高于HSP70分子单高表达的细胞疫苗刺激组(HSP-CTL)、MHC-I类分子单高表达的细胞疫苗刺激组(MHC-CTL)以及野生型对照组(W-CTL)(P〈0.05),透射电镜显示靶细胞受到攻击后出现不同程度凋亡样坏死和胀亡样坏死,胀亡样坏死细胞在高免疫原性细胞疫苗刺激的效应细胞组较多。结论介导细胞胀亡是高免疫原性即膜型HSP70和MHC-Ⅰ类分子双高表达疫苗的U251细胞疫苗一种重要主动特异性抗瘤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和热干预对人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胞膜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I(MHC-I)类分子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U251细胞分为3个干预组:IFN干预组(IFN-γ500 U/ml诱导48h),热干预组(43℃热休克2h).联合干预组(IFN-γ500U/ml诱导48h+43℃热休克2h),分别行相应诱导干预.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干预因素处理后的U251细胞胞膜MHC-I类分子和HSP70表达情况.结果 IFN干预组、热干预组、联合干预组U251细胞胞膜MHC-I及HSP70表达率分别为(89.92±3.45)%和(5.11±1.89)%、(78.89±2.02)%和(42.18±3.85)%、(96.00.4±2.63)%和(53.61±4.24)%.结论 双因素(IFN-γ500 U/ml诱导48 h+43℃热休克2 h)联合干预是U251细胞胞膜MHC-I类分子和HSP70双高表达的最佳体外诱导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行单纯抗凝、经颈动脉溶栓和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继续抗凝治疗12~18个月。术后随访2~29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例行单纯抗凝治疗,3例行以抗凝治疗及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注射,4例行动脉内溶栓,8例在动脉内溶栓同时行静脉窦内超选插管溶栓治疗。出院时,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和颅内压恢复,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鼠脑胶质瘤细胞瘤苗的体内抗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瘤苗在体内的抗瘤效应.方法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热休克、β榄香烯、丝裂霉素单独或联合诱导制备不同高表达HSP70表达率的细胞瘤苗.各实验组注射不同HSP70蛋白表达率的瘤苗进行免疫,对照组注射1640培养液;C6细胞皮下注射,观察皮下胶质瘤成瘤率及成瘤大鼠的生存期,分析HSP70蛋白表达率与抗瘤效应间的关系.结果经C6细胞瘤苗免疫大鼠较对照组皮下胶质瘤成瘤率下降,成瘤大鼠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平均生存期与瘤苗的HSP70表达率呈正相关,应用单克隆抗体封闭瘤苗的HSP70表达则此作用消失.结论应用高表达HSP70的C6细胞瘤苗明显延长载瘤大鼠生存期.瘤苗免疫大鼠的抗瘤作用是由HSP70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眶颅贯通伤临床少见,眶颅贯通伤合并木质或竹片异物存留则更为罕见,若延误诊治可危及生命~([1]).自2005年以来,由我院神经外科联合耳鼻咽喉科、眼科成功手术治疗眶颅鼻窦贯通伤并异物残留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条件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HSP70表达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和建立 SD大鼠胶质瘤细胞 (C6 ) HSP70蛋白表达最佳诱导条件。 方法 用 MTT法观察不同热休克条件和 /或药物诱导下 C6细胞生存率 ;用 FCM法检测 C6细胞膜 HSP70蛋白的表达。 结果  (1) C6细胞在 4 2 ,4 3℃热休克 0~ 12 h的过程中 ,其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各种实验用药物 ,只要加上热休克 4 3℃ 2 h,对C6细胞的生存率的影响较单种药物同浓度要明显。 (2 ) C6细胞经 4 3℃热休克 1,2 ,4 ,6 ,8,10 ,12 ,14 ,16 ,2 0 ,2 4 h后 ,其胞膜 HSP70蛋白表达率均较对照组 (平均 4 .72 % )显著增高 (P<0 .0 5 ) ,其中 12 h表达率 (89.15 % )为最高 ,榄香烯 +热休克组又较其他各组高。 结论 一定条件下的热休克及某些药物可诱导 C6细胞膜 HSP70蛋白的表达 ,其中单因素以 4 3℃热休克 12 h表达率为最高 ,多因素以榄香烯 +43℃热休克 2 h表达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CS-DAVF中,眼球结膜充血20例(67%),其中5例(20%)伴有不同程度水肿; 眼球突出16例(53%); 颅神经功能障碍14例(47%); 头痛11例(37%); 头晕2例(7%); 6例(20%)出现耳鸣或颅内杂音。治疗上经岩下窦途径12例,其中完全栓塞10例(83%),次全栓塞1例(8%),不完全栓塞1例(8%); 经面静脉途径成功完全栓塞2例; 经动脉途径进行栓塞16例,完全栓塞率9例(56%),次全栓塞6例(38%),重残1例(6%)。 结论 以球结膜充血为主要表现的眼科疾患,要注意排查CS-DAVF的可能性; 岩下窦途径治疗CS-DAVF为首先方案。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6岁.因颈枕部痛、右侧肢体麻木3个月、左上肢麻木无力2个月入院.体检:颈枕部痛觉过敏,左侧躯体痛温觉正常,右侧躯体痛温觉明显减退;左上肢肌力Ⅳ级弱、肌张力略高;左上肢腱反射略亢进.MRI:颈2~3椎管内占位,增强扫描明显欠均匀强化,颈髓受压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免疫原性即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双高表达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GBM U251)细胞疫苗在体外诱导Th-1漂移现象.方法 GBM U251分别以500 U/mL IFN-γ诱导48 h、43℃热休克2 h、500 U/mLIFN-γ诱导48 h+43℃热休克2 h诱导其MHC-Ⅰ类分子、膜型HSP70高表达,随后经丝裂霉素(MMC)灭活制成细胞疫苗.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为效应细胞,进行肿瘤特异性杀伤试验;FCM检测疫苗刺激前后PBMCs 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ELISA法检测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后的IFN-γ、IL-2的分泌情况.结果 体外刺激后,HSP70和MHC-Ⅰ类分子双高表达的U251细胞疫苗CD4<'+>、CD8<'+>比例相对于MHC-Ⅰ类分子单高表达或HSP70分子单高表达细胞疫苗组明显增加,体外IFN-γ和IL-2分泌量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免疫原性即HSP70和MHC-Ⅰ类分子双高表达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导产生Th-1漂移现象,推测是其体外抗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