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易定向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简易定向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以来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简易定向床头锥孔置管抽吸引流血肿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月,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恢复正常21例(27.6%),轻残32例(42.1%),重残15例(19.7%),植物生存4例(5.3%),死亡4例(5.3%)。结论简易定向使穿刺精确度明显提高,术后能早日拔管,缩短治疗流程,有效控制继发损伤,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S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皮质前型28例,皮质后型6例,皮质上型6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脑分水岭梗死涉及责任病变血管在颈总动脉12例,在颈动脉窦部(C1)段16例,在颈内动脉(C2)段8例,颈内动脉(C5、C6)段4例,左侧病变24例,右侧病变16例。本组40例患者全部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共涉及责任病变48处,手术成功率为96.6%。术后324个月随访无TIA发作及新发脑梗死。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狭窄所致的脑分水岭梗死在CT或MRI上有其特殊表现。如能早期掌握手术适应证行血管内介入术,对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预防和治疗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广泛额颞叶脑挫裂伤及脑疝患者采用冠状切口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共53例,手术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4.
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继减压指单侧开颅后因脑压仍难以控制,而再次麻醉行对侧开颅手术治疗。本文对我院自2003年3月以来46例接受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外囊区中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置管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微创置管引流治疗的外囊区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例为微创组,同时选取同类型行保守治疗的32例为保守组;2组均采用脑出血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微创置管外引流术,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P0.05);微创组治疗后2周、4周、6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外囊区中量脑出血患者可迅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配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脑出血的方法,临床病例选择、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应用ASA-602S型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及620手术计划系统,在CT机下定位穿刺引流血肿加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患者18例。病例选择GCS评分9分以上、出血量12-40ml之间。结果 18例无再出血发生,完全消失12例。随访3-12月,完全恢复6例、部分恢复9例,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配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是一项损伤小、定位准、简便安全、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的逐渐增多,脑疝发生的机会也增加,早期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是缓解颅内高压及降低致死率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的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灌注压,但手术后脑积水发生率较高,我们将8年内28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在B超辅助技术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体会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5~62岁。均系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引导技术手术治疗颅内小病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ASA-602S型脑立体定向仪及ASA-620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对60例颅内小病灶进行精确定位,显微手术切除。结果:所有的颅内病灶术前均达到精确定位,在直视或显微镜下一次完整或分块切除,全组患者未发生颅内出血、感染,3例术后轻微面瘫,3月后恢复,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脑立体定向仪立体定向技术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费用低、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B超辅助技术下的操作方法及可行性,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37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在B超辅助技术下(A组)进行;未行辅助措施的37例脑积水手术患者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脑室穿刺次数、穿刺的准确位置情况.结果 A组较传统的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缩短、减少脑室穿刺次数、脑室穿刺位置准确等优点.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借助B超辅助技术具有直观性、实时显示性、引导准确、操作方便、价廉等特点,使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避免了医源性脑损伤,降低该术式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