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国内精神科医生对初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抗精神病药物选用情况,方法:对98名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地点和不同职称的精神科医生在用药习惯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工作年限医生间在治疗无效时的换药和治疗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选药问题存在差异,不同职称的医生间在是否需要增效剂和治疗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的选药问题上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地点和不同职称的精神科医生有着不同的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2.
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糖脂代谢相关变量的情况及相关风险的评估,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抗精神病药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因果关系提供初步的调查线索。方法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且持续服用治疗剂量抗精神病药至少6个月以上而以往无代谢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6个病房中进行筛选,符合条件共170人,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身高,体重,腰围,用药时间,糖尿病家族史)、最近一月的血脂水平(HDL,TG)、空腹血糖和血压等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较女性更易罹患代谢综合征(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更易罹患代谢综合征(P<0.05);而药物之间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引起代谢综合征或加重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70年1月~1997年6月住院的全部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1064例作临床症状调查与分析。1 资料分析1064例中男536例,女528例。年龄15~80岁,平均(41.6±15.3)岁,病程14天~50年,平均(8.7±8.6)年。住院1~14次,平均(2.2±1.9)次。职业:工人660例,干部77例,教师57例,营业员49例,职员37例,学生36例,工程师32例,技术员30例,农民29例,医师28例,会计22例,护士7例。文化程度有大学169例,高中239例,初中422例,小学20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可能与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有关的 D4受体基因以及其它相关的因素。方法 PCR-RFLPs技术检 测 104例以氯氮平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D4受体基因。结果 发现氯氮平的疗效与男性呈正相关,与 D4受体基因及其它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 氯氮平对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较好, D4受体基因在氯氮平的药理作用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UKU不良反应量表和服药态度量表(DAI)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对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并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筛选对依从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12个月时,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婚姻与依从性有关(P0.05或P0.01)。治疗6个月时,DAI总分较基线时升高(P0.01),治疗12个月,DAI总分较治疗6个月时下降(P0.01)。结论: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支持好、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较小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依从性较好;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组,51例)治疗,随访1年。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药物依从性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1、2、4、8、12个月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典型组和非典型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在12个月末依从性优于典型组(P<0.05)。结论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相当,但后者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8.
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研究利培酮引起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其与服药时间、剂量之间的关系,并与氯氮平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作比较.方法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在服药前、服药后4周、8周分别作心电图检查,记录服药剂量与心电图改变的情况,并在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之间作显著性检验.结果利培酮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T波变化,其程度及发生率均低于氯氮平,一般不影响治疗.并且与服药天数、剂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利培酮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其程度及发生率低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