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木素溶液沉淀物的回收应用陈湘华,蒋文晖,庞淑珍取苏木素5g溶于无水乙醇50ml中,待用,钾明矾100g,氧化汞2.5g中,将钾明矾溶于1000ml蒸馏水中煮沸,再加入氧化汞,煮沸后即刻冷却,同时滴几ml冰醋酸综合,静置1夜,第2天过滤后应用,称原液...  相似文献   
2.
瑞典大学人格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初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瑞典大学人格量表(Swedish universities Scales of Personality,SSP)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上海市204名大学生进行SSP中文版的测试,随机抽取40名在3-4周后进行重测。结果:SSP各人格维度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在0.63~0.82之间,全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8;重测相关系数在0.65~0.81之间(P〈0.01);对量表13个人格维度分量表的主轴因子分析产生3个公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4.4%,3个因子中所包含的分量表分别反映神经质(条目载荷0.52-0.81)、精神质(条目载荷0.47-0.80)和内外向(条目载荷0.42-0.47)的基本人格维度。结论:SSP中文版具有比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临床研究中将其用于人格特质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探讨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蛋白(LN)与舌鳞形细胞癌(TSCC)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CC30例中Col Ⅳ,FN和LN的表达情况。结果:ColⅣ、FN和LN表达一致,癌旁原位癌基底膜呈线状,偶见局部染色模糊或中断,浸润癌癌巢周围表达阳性21例,阳性9例,阳性率在分化好,无颈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分化差,颈淋巴结转移组;癌巢呈团块型者,癌团呈较完整线状表达,染色强度深浓,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的血清双向电泳图谱,比较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探讨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的血清,提取相应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确定所分析的蛋白质类型和功能。采用SAS 9.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纤溶酶原前体、载脂蛋白A-的前体、补体C4A/C4B、C2的前体、VitD结合蛋白和假设蛋白在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的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纤溶酶原前体、载脂蛋白A-的前体、补体C4A/C4B、C2的前体、VitD结合蛋白和假设蛋白在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的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但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外周血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表达与强迫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强迫症首次发病患者(强迫症组)与31名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COMT基因表达水平;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Ⅱ诊断结构式临床访谈问卷(SCID-Ⅱ)评估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结果 强迫症组COMT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56,P<0.05),下调约32%;无强迫人格患者(15例)与对照组间COMT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5),而伴强迫人格患者(20例)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伴强迫人格与无强迫人格的强迫症患者COMT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下调14%和56%;COMT表达水平与症状严重度无显著相关(r=0.09,P<0.05).结论 COMT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强迫症发病有关;伴或无强迫人格患者的遗传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背景:进食障碍是一种文化相关疾病,东西方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新版lCD-11指南即将出版,其喂养和进食障碍部分在中国进食障碍患者中的适用性尚不明确.目的:探索中国进食障碍患者的潜在类别结构,研究新版lCD-11指南中进食障碍相关部分在中国的跨文化适用性.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进食障碍问卷量表对379名2010-2016年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进食障碍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使用SPSS20.0录入数据、处理人口学资料,通过Latent GOLD 4.5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依据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可以将进食障碍分成:极低体重限制进食组(23.17%),无怕胖暴食清除组(21.54%),低水平怕胖暴食组(19.27%),怕胖暴食组(19.27%),极低体重无怕胖组(16.76%).在提取的临床症状表现中,BMI、有无暴食行为、有无催吐、有无服用导泻剂及怕胖观念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有无限制性进食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的进食障碍患者根据症状可以分成五个潜类别,基本符合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的诊断分类.但进食障碍患者的怕胖观念标准和中国人群的低体重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等级诊断和多轴诊断体系在人格障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随机抽样的3075例精神科门诊患者进行人格障碍调查.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为筛查工具,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配套的轴Ⅱ人格障碍临床访谈(SCID-Ⅱ)对筛查阳性者进行面检并作出诊断.同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患者的PD患病情况作出临床诊断.结果 根据DSM-IV多轴诊断体系,3075例门诊患者中982例(31.93%)符合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以回避型(8.10%)和强迫型(7.58%)人格障碍最为常见,其中44.40%(436/982)合并两种或以上人格障碍.而根据CCMD-3诊断体系明确诊断人格障碍的仅9例(0.3%).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患者中人格障碍较为常见,DSM-Ⅳ诊断体系对人格障碍的诊断较国内目前的临床诊断体系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筛选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为研究白斑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口腔白斑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提取组织蛋白,进行二维电泳,选择在表达差异量较大的11个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所分析的蛋白质类型。结果:人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的二维电泳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726±67和1608±73,蛋白质点重复性较好。人口腔白斑与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38个,其中16个点在白斑中为高标达,22个点在白斑中为低表达,选择11个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其中的5个点,分别为膜联蛋白A2,角蛋白8,角蛋白1,II型角蛋白亚基,免疫球蛋白(Ig)κ型轻链的恒定区(C区)片段等。结论:膜联蛋白A2,角蛋白8,角蛋白1,II型角蛋白亚基,Igκ型轻链的C区片段等在口腔白斑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组织中染色体D9S171微卫星位点变化的情况。方法 使用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Genetoolsanalysis software分析对35例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15例口腔鳞癌的D9S171位点上的杂合性缺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度口腔癌组织中,D9S171位点上21例出现微卫星改变(LOH+MSI),其中8例标本出现LOH,13倒标本出现MSI。不同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之间的LOH或MSI检出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9S171可能为口腔癌前病变癌变过程中的异常基因之一。在口腔癌前病变癌变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一定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患者(AN)的心理防御机制特征及其与临床进食态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AN患者92例(限制型46例,暴食/清除型46例;早发16岁及以前48例,晚发16岁后44例),选取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92例,采用防御机制问卷(DSQ)来评估防御机制特点,用进食态度问卷(EAT-26)来评估被试的进食态度,比较AN组和HC组间的防御机制和进食态度差异,比较AN不同亚组(按临床亚型和发病早晚分组)心理防御机制和进食态度的差异,分析AN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进食态度、BMI及病程之间相关关系。结果 AN组在DSQ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高于HC组[(4.49±1.13)分vs (3.55±0.93)分、(4.33±0.76)分 vs(3.88±0.69)分,均P<0.01]; EAT-26总分及其三个分量表(节食、暴食和食物关注、口欲控制)得分均高于HC组(均P<0.01)。与限制型患者相比,暴食/清除型患者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较高[(4.49±1.06)分 vs (4.79±1.13)分,P=0.010]; EAT-26总分及对暴食和食物关注分量表得分较高(P<0.001)。 DSQ中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r=0.472, P<0.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315,P=0.002)与EAT-26总分呈现正相关;不成熟防御机制(r=0.343, P<0.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257, P=0.014)与节食分量表得分呈现正相关;不成熟防御机制(r=0.523, P<0.001)、中间型防御机制(r=0.267, P=0.010)与暴食和食物关注得分呈现正相关;DSQ中的不成熟防御机制( r=0.375, P<0.001)与病程成显著正相关;DSQ各因子分与BMI之间的相关系不显著(r=-0.15~0.25,均P>0.05)。结论神经性厌食患者防御机制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