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HTK〗探讨丁苯酞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HTW〗方法〓〖HTK〗随机将30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分为丁苯酞组、癫痫组和空白对照组。丁苯酞组和癫痫组先分别给予丁苯酞80mg/kg、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再分别给予氯化锂、匹鲁卡品建立癫痫模型,在癫痫发作终止后3、24h时将动物处死,分别取出海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 〖HTW〗结果〓〖HTK〗丁苯酞组能明显延长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1,P<0.05),降低丙二醛的含量(P<0.05,P<0.01),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但核仁有边聚、间隙肿胀,部分线粒体膜有断裂和嵴缺失现象。癫痫组细胞肿胀、破裂,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 胞质中线粒体变形、肿胀, 线粒体嵴缺失。 〖HTW〗结论〓〖HTK〗丁苯酞能减轻颞叶癫痫对海马神经元造成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丁苯酞对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2.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系由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良性血管错构畸形,其间无正常脑实质组织.大量尸体解剖研究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发病率为0.10%~0.5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中心255例经急诊或门诊入院的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 通过区组随机分组(block=4)按1︰1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3例, 年龄65(58~70)岁。主要结局指标为随机化后第3天NT-proBNP水平及第5天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第5天NT-proBNP水平下降超过30%的比例、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第3天NT-proBNP水平, 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55, 1 960)比 1 118(459, 2 417)ng/L;Z=-1.2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7),观察2组患者术后7 d的GCS评分及清醒时间、术后3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判定。结果术后7 d治疗组意识恢复清醒者(67.4%)显著多于对照组(44.7%)(P<0.05),治疗组清醒时间(69.8±15.3)h较对照组(104.2±35.7)h显著缩短(P<0.01),术后3月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者(69.6%)显著多于对照组(48.9%)(P<0.05),而且重残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症脑出血,能缩短清醒时间,提高清醒率,减少重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毒蕈中毒在城乡组合式城市中时有发生,现将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急性毒蕈中毒36 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用神经节苷脂预防迟发型脑病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7例,行 MRI 检查出现双侧基底节区弥漫性低信号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57)采用常规吸氧、高压氧、激素、依达拉奉、改善脑代谢等的常规治疗;观察组(n =6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1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连用14 d,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迟发型脑病的例数和时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改良的 Barthel 指数(MBI)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昏迷病人清醒后)、治疗后(2个月时)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发生迟发型脑病的例数为21例,发生率为36.8%,发生时间为5~39 d,平均17 d,观察组出现例数为8例,发生率13.33%,发生时间为11~51 d,平均26 d(t =8.66、-12.24,均 P <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MSE 评分分别为(13.25±2.87)分和(12.68±2.32)分,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MSE 评分分别为(16.05±2.41)分和(21.58±3.24)分(t =-2.10、-7.56、-8.23,均 P <0.01)。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BI 评分分别为(24.392±5.19)分和(25.97±6.86)分;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BI 评分分别为(65.32±11.02)和(49.08±8.56)(t =-13.30、-20.39、-17.46,均 P <0.01)。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吸氧、高压氧、激素、依达拉奉、改善脑代谢等常规治疗,可明显减少迟发型脑病的发生率,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组织工程复合物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骨囊肿患者以玻璃酸钠为栽体抽取自体BMSCs加入甲基强的松龙,在X线透视下,将2根骨穿针经皮分别自囊腔项部和底部刺入骨囊肿内,抽去囊液,冲洗囊腔后注入复合物。其中14例注射1次,4例注射2次间隔2.3个月。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愈合良好,无复发及并发症。根据Neer和Chrlgira的X线评价骨囊肿愈合标准进行评估,本组18例治疗10个月后均达到Ⅳ级,平均治疗2.3个月后大部分病例囊腔出现硬化骨,密度增高。透光区开始模糊;3~4个月后囊腔大部分消失,残留小而模糊囊腔;5~6个月后囊腔进一步缩小,少数囊腔已消失;8~9个月后囊腔骨皮质变厚,骨小梁及部分髓腔开始贯通,绝大多数囊腔基本消失;10个月后骨囊腔完全愈合,治愈率100%。18例骨囊腔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本方法治疗骨囊肿疗效确切、方法简单、不需手术、创伤最小、痛苦最轻、无并发症、费用较低、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目前安全有效、治愈率最高、便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一种最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酮症性高血糖舞蹈症七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舞蹈症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7例非酮症性高血糖舞蹈症患者进行临床及颅脑CT和MRI检查,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7例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平素血糖控制不良,发病时血糖较高而酮体正常,表现为单侧肢体、双侧肢体或全身舞蹈样动作.颅脑CT和MRI可见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异常病灶.单纯药物控制舞蹈症效果不佳,降低血糖后舞蹈症状和神经影像改变可很快恢复,不留后遗症.结论 非酮症性高血糖舞蹈症多见于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与大脑基底核在高血糖状况下脑细胞代谢出现异常有关.颅脑CT或MRI改变具有特征性.本病是可逆性的,对治疗反应较好,一般不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M)患者由于肾血流量增加使肾小球内滤过压增加,原先不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血浆蛋白白蛋白(Alb)在压力增高的驱动下,克服滤过膜阻力而在尿中排出。分子量较小的α1-微球蛋白(α1-MG)正常情况下可从肾小球滤过而被肾小球重吸收,尿中α1-MG增加是肾小管损伤的标志。因此,定量检测尿中这些蛋白浓度,可以尽早地发现肾脏的损害,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防治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准确性高的速率散射比浊法对73例DM患者进行Alb、α1-MG蛋白的测定,旨在探讨其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上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正常对照组39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5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眼压均得到控制,治愈出院,术后视力0.4~0.8。[结论]加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