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16例住院高校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有关资料统计 ,引起大学生病休、退学的前五位疾病中精神疾病列首位[1 ] 。而刘微微等[2 ]对某医学院校因病退学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 ,病休、退学的学生中 ,有 1 3学生是精神疾病所致。鉴于以往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正常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卫生问题 ,评估工具多采用SCL -90等一般工具 ,较少涉及在校大学生的重性精神疾病问题[3,4 ] ,为此 ,笔者对 2 0 0 0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 1日间从我院出院的在校大学生 (包含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患者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酒依赖患者人格与正常人的差异及16PF结果聚类分析.方法 运用16PF及酒精戒断症状量测查住院男性酒依赖患者,结果与全国男性成人常模对照及使用最远邻法,皮尔逊相关的方法聚类分析.结果 ①16PF因子分中,乐群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分值高于常模,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分值低于常模;②聚类分析分成6类,第Ⅰ类占14.2%、第Ⅱ类占30.1%、第Ⅲ类占11.5%、第Ⅳ类占12.4%、第Ⅴ类占12.4%、第Ⅵ类占19.5%.结论 酒依赖患者存在明显的人格偏离,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有针对性心理矫正.  相似文献   
3.
奎硫平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动障碍依照临床症状往往由轻到重,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对抽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当前仍以氟哌啶醇为首选,但该类药物有难以忍受的副作用,仅有20%-30%的患者能坚持长期治疗删。探寻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当今该病研究的重点。国外有报道奎硫平能改善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我们应用奎硫平治疗抽动障碍患者,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5年来精神科抢救的急重症患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患者情况。结果:5年来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急重症患者463例(男314例,女149例);急诊抢救的主要原因依次为酒精戒断(240例,男231例,女9例)、过量服药(198例,男67例,女131例)及伴发躯体严重情况(25例);急诊抢救时65.9%(309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仅10.1%过量服药患者出现谵妄或昏迷;因各种原因在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患者均以春季为多;病情转归为稳定或好转424例(91.6%),加重或恶化39例(8.4%)。结论: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急重症患者中酒精戒断者多于过量服药患者;过量服药患者较少出现重度意识障碍;春季抢救的病例数多,伴有躯体严重情况患者的躯体问题更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5.
汉麻Cannabis sativa是典型的一年生且雌雄异株的开花植物,是大麻素的主要来源,具有多种精神活性和药理作用,由于对人类疾病的治疗潜力而被广泛关注.除了具有精神活性的主要成分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外,还含有非精神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如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运用16PF及酒精戒断症状量表测查106例男性酒依赖住院的患者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6PF因子分中,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分值高于常模(P<0.001),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分值低于常模(P<0.05,P<0.001);(2)嗜酒年龄以35a为界的两组患者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和内向与外向型次级人格因素方面有统计学差异;(3)有无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幻想性和独立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明显的人格异常,尤其低年龄组和有精神症状的酒依赖患者有明显人格偏离,临床干预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精神科急诊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调查。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表对精神专科医院急诊非取药患者1 325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自伤自杀组146例(评分≥21分)和非自伤自杀组1 179例(评分≤20分),分别对两组社会人口学及疾病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性就诊者自伤自杀行为高于男性(χ2=6.158,P0.05),白天就诊者高于其他时间段就诊者(χ2=27.740,P0.001),父母关系不和的就诊者高于父母关系好的就诊者(χ2=9.771,P0.01),存在疾病诱因的就诊者高于无疾病诱因的就诊者(χ2=15.134,P0.01),多次发病的就诊者高于首次发病的就诊者(χ2=8.578,P0.05),临床诊断焦虑抑郁状态的就诊者高于其他临床诊断的就诊者(χ2=125.203,P0.001)及有躯体疾病的就诊者高于无躯体疾病的就诊者(χ2=9.039,P0.05)。结论:女性、发病诱因、发病次数、躯体疾病、父母关系、就诊时间及焦虑抑郁状态是精神科急诊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奎硫平治疗Tourette综合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Tourette综合征(T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4例TS患者随机平分为奎硫平(50~600mg/d)组和氟哌啶醇(2~12mg/d)组,治疗8周。采用耶鲁抽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GTSS)、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末进行评估。结果:两组YGTSS减分率相仿,奎硫平组TESS分较低。结论:奎硫平能有效改善TS症状,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门诊用药情况分析.方法 调查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精神科门诊全部处方,统计患者所患疾病与用药情况.结果 就诊患者1941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多(35.1%),其次为抑郁障碍(30.1%),双相情感障碍(19.2%).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喹硫平(24.2%)、利培酮(23.1%)、奥氮平(11.2%)、阿立哌唑(8.7%)、氯氮平(8.4%).抗抑郁药使用频度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舍曲林(20.9%)、帕罗西汀(16.1%)、西酞普兰(16.0%)、文拉法辛(9.8%)、米氮平(8.2%).情感稳定剂丙戊酸钠(57.3%).结论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新型抗抑郁药物应用广泛,多数用药方案合理,苯二氮革类药物应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