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探讨修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方法8例患者,1例为瘢痕癌,7例均为车祸致中下段软组织损伤,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应用腓肠肌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成活7例,1例远端少部分坏死。结论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修复方式,可满足多种创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朱晓 《宁夏医学杂志》1993,15(5):308-309
经过十几年来的临床实践,我认为诊治肩周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一、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劳损、退变、气血虚弱及风湿五个类型。 (一)外伤型:疼痛表现以瘀血为主,即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有急性或慢性损伤史。 (二)劳损型:因劳就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因而早轻晚重,多见于从事以肩部活动为主的职业者,或因急性损伤失治而遗留此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云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云南省各地报告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20年共发生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260起,发病6 600人,死亡2人,总体呈下降趋势。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二、四季度,占总起数的66.54%(173/260);暴发场所多发生在小学,占总起数的58.08%(151/260)。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185起事件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40.00%(74/185),毒素引起的占46.49%(86/185);明确致病因子的118起暴发事件中,60.17%(71/118)是由4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其中蓖麻毒素导致的最多,达22起(18.64%),发病人数428人,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20起(16.95%),原因食品被归因为一类食品植物类,主要是大米、三明治、面包。导致暴发污染环节最多的是生产加工环节(50.77%,132/260)。 结论 关注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在学生开学季时,加强对小学食堂植物类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管理和监督。微生物、毒素感染是学校食源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且原因查明率低,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毒素检测能力,提高原因查明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术前随机等分为实验组 (腰—硬膜外法 )与对照组 (连续硬膜外法)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反应、术后不良症状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阻滞平面 (T8)的显效时间、阻滞最大下界、术中子宫牵拉反应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0 01) ,在局麻药用量、肌肉松弛等方面差异也有较显著性 (P<0 05)。结论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安全简便 ,效果确切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是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我们应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探索SD大鼠ASCI后0 h和6 h的脊髓差异蛋白的表达.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编号SCXK(新)2011-0004]提供的2个月龄SD雄性大鼠8只,体质量约250 ~ 350 g(平均300 g).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伦理审批号20120220005). 2.动物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将8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2组,即脊髓损伤后0 h组(H-0组)、脊髓损伤后6h组(每组各4只),参照Allen's方法建立大鼠ASCI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疼痛管理障碍量表、疼痛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疼痛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123例不同癌症类别、不同疾病进展分期均存在癌性疼痛的患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癌症患者疼痛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总均分为(2.63±0.43)分,处于偏高水平,疼痛知识水平得分为(52.0±15.13)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5±0.55)分;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28.42±4.45)分。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费用来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疼痛知识水平、疼痛自我管理是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7.5%。 结论 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程度较高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降低疼痛管理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分型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 《光明中医》2008,23(11):1781-1782
功能性胃肠疾病是一类胃肠运动及内脏感觉异常性疾病。其发生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关。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部分临床症状与胃肠道对生理性与非生理性刺激呈高反应性有关,其临床表现更具有个体化特征,个体差异较大。并且具有多样性及反复性,导致诊治较为困难。现代医学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调节胃肠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老年(65周岁以上)手术患者尤其是伴有重要脏器病变的高龄患者,其麻醉选择难度很大。我院近年采用喉罩(LMA)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肩部手术患者,并与单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术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