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以及贝克抑郁量表(BDI)对湖南省某高校4 3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伴儿童期创伤组述情障碍与抑郁得分显著高于不伴儿童期创伤组(t=15.48,P0.001;t=12.82,P0.001)。儿童期创伤总分及各维度与述情障碍总分及各维度、抑郁之间显著正相关(P均0.05)。述情障碍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06%。儿童期创伤中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可以直接预测抑郁(β=0.229,0.123,0.082;P0.001),也可以通过述情障碍间接预测抑郁(β=0.178,0.094,0.035;P0.001)。结论:大学生述情障碍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症状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在MDD患者的自杀意念形成阶段以及自杀“意念-行为转换”阶段,快感缺失各维度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访谈法以及Beck自杀意念量表、Beck抑郁量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等评估277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中介模型构建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伴动机成分的消费性快感缺失可预测当前的自杀意念(β=-0.13, P<0.05),而伴动机成分的期待性快感缺失可预测最严重时的自杀意念(β=-0.17, P<0.05),并分别在抑郁程度到当前自杀意念和抑郁到最严重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快感缺失各维度均无法预测自杀行为,但自杀能力在自杀意念向行为转换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杀意念形成和自杀意念向行为演变过程涉及不同的心理机制,伴动机的快感缺失是MDD自杀意念形成的关键因素,但不是自杀意念向行为转化的关键因素。自杀能力是介导自杀“意念-行为转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