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病变的微侵袭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微侵袭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16例颅内手术。结果:本组16例18个病灶手术中均能准确快速定位。15例肿瘤病人术后早期CT或MR检查,仅2例有少量肿瘤残留。6例肿瘤位于功能区附近患者术后4例功能良好,1例短期上肢轻度无力,1例上肢轻度无力同术前。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颅内出血、感染及死亡。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可以于术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术中准确快速地找到病灶,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减少周围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探讨结石复发率、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术后胆囊壁厚度变化。方法对85例术后1年以上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随访,B超测量脂肪餐前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内有无结石等情况。设定胆囊收缩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收缩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差。胆囊壁厚度≥3mm为增厚,〈3mm为正常。术前胆囊壁厚度正常40例(正常组),其余45例为炎症组。结果胆囊收缩率42%-98%,(67.7±18.9)%,其中胆囊收缩功能良好72例(84.7%),功能差13例(15.3%)。40例正常组内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颈、体、底厚度正常38例(95.0%),增厚2例(5.0%);45例炎症组内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颈、体、底厚度正常34例(75.6%),增厚11例(24.4%)。正常组术后7-8年结石复发1例,炎症组术后结石复发10例。结论术前胆囊正常为保胆取石手术的最佳选择,胆囊伴炎症、结石嵌顿的患者也可行保胆手术,但要严格适应证,两镜联合取净结石,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4.
颅咽管瘤的MRI信号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组探讨信号强度与肿瘤组织类型及囊液成分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颅咽管瘤多样性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8例,常规作SE序列横断位T1WI,PDWI,T2WI及矢状位T1WI,全部病例均作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囊液的生化分析,根据肿瘤在各序列上的信号强度,将颅咽管瘤的信号分为3种组合形式。结果:18例肿瘤散布在各个年龄阶段,全部病例均发生在鞍区,其中实性肿瘤2例,囊性肿瘤11例,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瘤5例,囊性肿瘤和肿瘤囊性成分的信号表现在不同的成像序列上十分复杂多变,T1WI从低信号到完全高信号不等,PDWI从等信号到完全高信号不等,T2WI均为高信号,根据各序列上的信号强度,肿瘤的信号表现可分为3种不同的组合模式。结论:肿瘤的信号特点与肿瘤继发改变及囊液的生化成分有关,与肿的组织亚型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将肿瘤按信号特点分为3种表现模式,可以强化对颅咽管瘤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及容积重建技术(VR)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Plus16SomatomVolume 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VR)进行三维重建,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MPR)。结果在1年间,通过3D-CTA诊断多发性动脉瘤10例。容积重建成像CTA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在部分病例上要优于DSA。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方法,为急症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下经脐孔穿刺建立气腹,腹腔镜下观察胆囊形态,分离粘连,若胆囊因结石嵌顿而胀大、积脓,先穿刺针吸脓减压,切开胆囊底部,纤维胆道镜下取出结石,清理胆囊腔,确定胆囊管畅通后,缝合切口,保留胆囊。结果拟行28例,22例顺利完成保胆手术,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40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无结石复发。另6例因结石位于胆囊管难于取出(2例),或取石后胆囊管不通畅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4例,LC不成功改开腹胆囊切除2例。结论胆囊结石伴炎症,乃至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病例也可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可行性。方法在全麻下经脐孔穿刺建立气腹,腹腔镜下观察胆囊形态,分离粘连,若胆囊因结石嵌顿而胀大、积脓,先穿刺减压,切开胆囊底部,纤维胆道镜下取出结石,清理胆囊腔,确定胆囊管通畅后,缝合切口,保留胆囊,再次气腹探查腹腔,吸引肝周边积液,缝合腹壁切口。结果本组162例,保胆成功142例(83.33%)其中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保胆成功22例。手术时间25-130min,平均50min,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6-16d。术后1-9年随访,信(电话)获访132例(92.9%),均无发热、腹痛、黄疸及再手术情况。术后1-3个月专家门诊复查87例(57%)145人次,胆囊正常60例(74%),小结石残留7例(8.9%),腔内小结晶或沉淀物14例(17.2%)。85例B超脂肪餐前后检测胆囊结石11例,结石复发率12.94%。胆囊收缩率最大为98%,最小为42%,平均(67.7±18.9)%,显示胆囊收缩功能评级良好72例(84.7%)、功能差13例(15.3%)。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保胆术后胆囊功能与非结石嵌顿保胆术后胆囊功能相类似(P〈0.05)。结论二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约80%~90%的出血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非动脉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约75%患者表现为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 perimesencephal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MSAH)[1-2].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表现为:出血局限在中脑周围的脑池,积血的中心位于中脑前方;有时出血主要局限于桥脑的前方或环次、四叠体次,但最主要的是积血不扩散到侧裂池岛盖部或纵裂池,当脑室里有明显积血或脑实质内血肿时可排除本病[3-4].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后小脑室穿刺监测颅内压3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性 ,已日益被众多神经外科医师所认识。通过侧脑室穿刺管进行颅内压监测 ,具有较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由于大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受压变小 ,穿刺不易成功而被许多临床医师所忽视。现对我院 3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小脑室穿刺总结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1999年 1月~ 2 0 0 0年7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71例(GCS 3~ 8) ,有 5 4例行侧脑室穿刺 ,其中 31例为小脑室 (急诊头颅CT示脑室受压变小 ,侧脑室前角最宽径 <0 .6cm)。31例中男 19例 ,女 12例 ;…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