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药汽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68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中药汽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微波 热磁物理治疗;中药汽疗组在物理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汽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用Lequesne OA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估法对患者膝关节临床表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0.5年后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中药汽疗组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0.5年随访;中药汽疗组症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中药汽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出院后习得性废用发展情况,分析习得性废用与患者人口学因素、 临床特点及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预备出院的卒中偏瘫患 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并在出院后4周、8周和12周用运动活动记录表(motor activity log, MAL)评估患者的习得性废用情况,在出院前3 d,出院后4周、8周和12周用改良Ashworth指数测试肘 腕屈肌群肌张力,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和箱块测试评价上肢功 能,功能独立性评定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对各随访时间点MAL与其他评估量表、人口学因素和临床特 点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研究完成随访患者47例,男性36例(76.6%),平均年龄58.74±11.08岁,平均发病时间 48.00±28.38 d,其中缺血性卒中32例(68.1%),出血性卒中15例(31.9%)。MAL的患手使用频率/ 患者活动质量在出院后4周、8周和12周时分别为2.66(1.38~4.03)分/2.87(1.03~3.56)分、3.30 (1.93~4.41)分/3.17(1.55~3.77)分和3.59(2.00~4.33)分/3.28(2.00~3.96)分,除8周与12周 之间的患手使用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时间点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随访时间 点患者肘屈肌群张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76),其余功能表现均显著恢复(均P <0.05)。出 院后4周、8周和12周各时间点,MAL与年龄呈一般正相关(ρ=0.33~0.39),与发病时间呈一般负相关 (ρ=-0.49~-0.33),与肘腕部屈肌张力呈一般至中等负相关(ρ=-0.58~-0.38),与日常生活能力 呈一般至中等正相关(ρ=0.30~0.60),与上肢运动功能呈一般至强正相关(ρ=0.49~0.76)。 结论 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出院后患肢仍然可以保持显著的功能恢复,但依然面临习得性废用 的挑战,且习得性废用与年龄、发病时间、腕肘屈肌群张力、日常生活生活能力和上肢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世界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脑卒中后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7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50%~80%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吞咽功能障碍,53.4%的患者在脑卒中发生后的1年半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2].康复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但仍有15%~3...  相似文献   
4.
目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康复中已有较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缺乏针对该技术应用现状的研究。本研究针对国内康复专业人士应用该技术的状况进行网络调查,为该技术在国内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在专业群组推送网络问卷和一对一邀请填写的形式,获取国内康复专业人士的答卷资料。经过分析原始数据,剔除无效答题后,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获得了全国29个地区317位专业人士的答卷。困扰临床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时间或人员不足"和"缺乏合适的康复工具"。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比率为19.87%,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趣味性、互动性、节省人力、功能导向和丰富康复内容,缺点主要是价格昂贵、缺乏对应的收费项目和临床需求贴合度较差。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应用前景为日常生活活动模拟、职业康复、神经康复、社交能力和传统康复开展有困难的领域。结论:本研究展示了国内康复领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并基于临床问题、用户体验和未来预期,为该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上肢运动研究量表(ARAT)在重复测量慢性期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表现方面的响应度。方法:27例慢性期卒中患者被随机分到实验组(15例)进行PolyJbot上肢机器人腕关节主动-辅助屈伸训练,对照组(12例)进行Cybex上肢机器人腕关节被动屈伸训练。被设盲的评估者对参与实验的患者分别在实验前进行两次,实验后进行一次身体结构功能及活动功能评估。主要使用的评估量表有FMA-UE、MSS、ARAT、肘和腕关节屈肌张力(MA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Guyatt’s响应度指数(GRI)测量各评估量表的响应度。结果:Guyyatt响应度指数显示治疗组患者的FMA-UE、FMA-UE(SE)、MSS的响应度明显大于其他量表,对照组患者的FMA-UE(SE)、MSS、MAS(W)显示较大的响应度。结论:FMA-UE和MSS在慢性期卒中上肢中度瘫痪患者,重复测试的上肢机器人腕关节训练相关试验中显示出较高的响应度。  相似文献   
6.
危昔均 《中国康复》2015,30(6):405-408
【】 目的:探索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表现与习得性废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从两家医院共招募了28位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由同一名作业治疗师对其进行功能评定。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 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T)、盒子和木块测试(Box and Block Test,BBT)、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unctional Test for the Hemiplegic Upper Extremity-Hong Kong Version,FTHUE-HK),习得性废用评价采用家居活动记录表(Motor Activity Log,MAL),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功能性独立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MAL的使用量评分(Amount of Use, AOU)(MAL-AOU)与MAL的活动质量评分(Quality of Movement,QOM)(MAL-QOM)及FMA显示强相关性(r=0.751至r=0.860);MAL-AOU与其它上肢运动功能表现呈现中等相关(r=0.551至r=0.744);MAL-QOM与ARAT之间显示出一般相关(r=0.38),与其它上肢功能表现则中等相关(r=0.599至r=0.724);FIM与所有量表均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结论:上肢功能水平越好的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越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侧上肢;判断自我上肢能力水平时,患者则显示出更多依赖于上肢粗大功能表现,而非手部精细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