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边销茶中蒽醌(以9,10-蒽醌为代表)的污染状况,评估我国边销茶饮用人群的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方法 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边销茶样品中蒽醌(以9,10-蒽醌为代表)的含量,基于2016—2017年边销茶中9,10-蒽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居民的边销茶消费量数据,通过简单分布评估法对当地居民通过饮用边销茶蒽醌的暴露量进行估计,并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6.8 μg/kg·BW)比较后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141份边销茶样品中蒽醌总检出率为75.18%,平均含量为0.029 2 mg/kg,我国尚未制定茶叶中蒽醌的限量标准,以2014年欧盟法规条例(EU)No 1146/2014中规定的茶叶中蒽醌最大残留限量0.02 mg/kg作为参考,总超标率为57.45%。定型包装和散装的边销茶蒽醌超标率分别为64.63%和47.46%。简单分布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饮茶者全人群每日通过边销茶摄入蒽醌的平均水平为9.37×10-4 μg/kg·BW,占ADI的0.013 8%;边销茶高消费人群的每日暴露量(P95暴露量)为3.12×10-3 μg/kg·BW,占ADI的0.045 9%。不同性别-年龄组中,45~59岁女性组每日平均暴露量和P95暴露量最高,分别为1.41×10-3和6.16×10-3 μg/kg·BW,远低于ADI值。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居民经边销茶摄入的蒽醌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处在可接受水平。但我国边销茶中普遍存在蒽醌污染,需要进一步对茶叶中蒽醌进行溯源分析并控制污染源。另外,为积极应对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茶叶的蒽醌含量限定,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茶叶中蒽醌的合理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硝酸镧对大鼠免疫的影响。方法将160只SPF级断乳大鼠随机分为两批,每批80只并随机分为对照、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于出生后第24天开始灌胃给予硝酸镧溶液,剂量分别为0、2、20、60 mg/kg BW。出生后第51天对第一批大鼠进行主要脏器重量及脏体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出生后第54天对第二批大鼠进行脾T、B淋巴细胞增殖及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雌雄大鼠硝酸镧各剂量组周体质量和终体质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高剂量组肾脏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大鼠低剂量组脑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高剂量组自然杀伤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雄性大鼠低剂量组CD4/CD8比值升高,雌性大鼠T细胞数增加、B细胞数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硝酸镧对大鼠具有免疫毒性作用,基于免疫毒性测试终点,其免疫毒性作用的基准剂量下限为8.10 mg/kg BW。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暴露水平和潜在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2—2016年江西省食品中山梨酸及其钾盐含量数据、2016年江西省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计算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暴露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每日平均暴露量及每日高暴露量(P95)分别为0.031和0.085 mg/kg BW,分别占暂定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3 mg/kg BW)的1.03%和2.83%。西式糕点、大米制品、熟肉制品是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暴露的主要来源,贡献率达到总膳食暴露量的75%以上。如果严格执行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关于山梨酸及其钾盐限量规定,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每日平均暴露量和每日高暴露量分别下降25.7%~49.5%和14.5%~27.9%,西式糕点、果蔬汁类饮料、新型豆制品则成为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暴露的主要来源。结论目前江西省居民膳食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暴露量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部分暴露来源于食品添加剂滥用,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山东、广东和江西三省典型稀土矿区居民日常饮水中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REEs)含量及分布规律,并与非矿区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山东、广东和江西三省的典型稀土矿区及非矿区居民,采用双份饭方法开展连续3 d 24 h膳食调查,收集受访者每天饮水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饮水样本中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Y)16种REEs含量。结果 矿区和非矿区饮水各REEs检出率范围分别为12.98%~86.64%和1.07%~69.04%。矿区饮水中总REEs含量均值为6.974 μg/L,以Ce、La、Nd、Y、Sc、Pr为主(约占总REEs的90%),最大值为178.290 μg/L。非矿区饮水中总REE含量均值为0.772 μg/L,显著低于矿区饮水总REEs水平(P<0.05);除Tb、Ho、Tm外,矿区饮水中各种RE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矿区(P<0.05)。广东、江西两省矿区饮水中总REEs平均含量高于非矿区(P<0.05),分别为非矿区饮水中REEs含量的90倍和2倍。山东矿区饮水总REEs含量均值虽高于非矿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三个主要稀土矿区居民饮水中REEs含量普遍高于非矿区,应进一步开展矿区居民饮水REEs暴露风险评估,分析矿区居民饮水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餐馆就餐人群调味品消费状况,为评估调味品中危害因素和营养素的暴露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称重法加三日记账法,调查北京、重庆、辽宁、山东、广东、江苏、陕西7个省/市126家餐馆的调味品使用量,同时记录每家餐馆每日就餐人次数,得到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结果 我国餐馆就餐人群每人次调味品的消费量中位数为:盐及代盐制品3.52 g、鲜味剂和助鲜剂1.33 g、醋3.63 g、酱油5.18 g、酱及酱制品1.78 g、料酒及制品0.25 g、香辛料类1.54 g、复合调味料3.64 g、其他调味料0.00 g;各省市餐馆就餐人群的调味品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个省/市中,广东省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其他调味料每人次消费量最高,辽宁省醋、酱油、料酒及制品每人次消费量最高,重庆市香辛料类、复合调味料每人次消费量最高,陕西省酱及酱制品每人次消费量最高;大城市/主城区和县城/郊区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醋、香辛料类、复合调味料呈现出大城市/主城区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县城/郊区,而酱油、酱及酱制品、料酒及制品、其他调味料则呈现出县城/郊区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大城市/主城区;不同规模的餐馆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醋、料酒及制品、其他调味料呈现出中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均高于大型、小型餐馆(P<0.05),酱油、复合调味料则呈现出小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大型、中型餐馆(P<0.05),酱及酱制品、香辛料类调味品大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小型、中型餐馆(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多种调味品消费量呈弱正相关关系。结论 我国餐馆就餐人群的调味品消费量较高,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需综合考虑家庭就餐和餐馆就餐通过调味品摄入危害因素和营养素的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联合使用情况并评估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的摄入水平及其累积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全球新产品数据库中我国食品中添加剂的联合使用情况、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以及2015—2019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结合2012年总膳食研究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法计算我国一般人群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的理论暴露量和实际暴露量,并应用危害指数(HI)法对其累积作用进行累积风险评估。结果 我国77.90%的食品中使用多种添加剂,使用率最高的是二元组合,其次为三元组合和四元组合,最多有二十九元组合。通过四元组合的使用,我国一般人群四元组合中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膳食中每日平均理论暴露量分别为1.30、1.07和1.51 mg/kg BW,在高食物量消费人群(P95)膳食中理论暴露量分别为4.44、4.69、和5.19 mg/kg BW,一般人群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每日平均理论暴露量超其相应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个体比例为5.50%,累积评估发现共有4 376个个体的HI≥1,占调查人数的13.69%。根据实际监测数据,一般人群膳食每日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17、0.08和0.05 mg/kg BW,每日P95膳食中暴露量分别为0.58、0.33和0.44 mg/kg BW,一般人群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每日平均实际暴露量超其相应ADI的个体比例为0.02%,累积评估发现有12个个体的HI≥1,占调查人数的0.04%。结论 我国食品添加剂通常以多元形式使用,最常用添加剂二元、三元和四元组合的累积暴露风险较低,但对于HI≥1的个体应注意调整其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禽屠宰加工用过氧乙酸消毒剂为模式物,建立食品用消毒剂的安全性评估方法。方法 参考国际组织关于食品用消毒剂的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消毒剂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消毒效果和耐药性,建立适用于我国的食品用消毒剂风险评估方法。使用建立的评估方法,对用于禽屠宰环节胴体消毒的过氧乙酸消毒剂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过氧乙酸消毒剂在设定使用情形下,其成分过氧乙酸、乙酸、过氧化氢、羟基乙叉二膦酸以及消毒副产物和反应产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无需优先关注。对比现有资料,未发现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会导致杀菌剂消毒效果下降和/或与细菌出现抗微生物耐药有关。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我国食品用消毒剂风险评估方法,可为后续开展食品用消毒剂新品种安全性评估提供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七省市餐馆就餐人群的谷氨酸盐(均以谷氨酸计)摄入量,并评估该类人群的暴露风险。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重庆、辽宁、山东、广西、江苏与陕西7个省/市随机抽取调味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接质谱测定方法检测调味品中的谷氨酸盐含量,并根据本次餐馆调查此前获得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计算餐馆就餐者的谷氨酸盐摄入量。结果 鲜味剂和助鲜剂的谷氨酸盐含量最高(以谷氨酸钠计),其次为鸡精/鸡粉、除鸡精外固体复合调味品、液体复合调味品、酱油、以动物原料为基料的半固体复合调味品、香辛料、酿造配制酱等,盐及代盐品的谷氨酸盐含量最低。餐馆就餐者一餐的调味品谷氨酸盐摄入量均值为47.87 mg/kg·BW,占JECFA设定ADI的39.89%。考虑就餐者一天内在餐馆外摄入的食物,则其一天的谷氨酸盐摄入量均值为61.33 mg/kg·BW(均以谷氨酸计),占ADI的51.11%。在不同规模餐馆的就餐者中,中型餐馆的一餐谷氨酸盐摄入量最高,摄入量中位数为44.46 mg/kg·BW,其次为大型餐馆和小型餐馆,三者间就餐者的谷氨酸盐摄入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均值占ADI的比例均<50%。在不同地区,广东省就餐者的谷氨酸盐中位摄入量最高为64.22 mg/kg·BW,北京市的中位摄入量最低为18.66 mg/kg·BW,经两两比较,除山东省和陕西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省市的摄入量水平均存在差异(P<0.05),均值占ADI的比例均<80%。城市与县城比较,城市餐馆就餐者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县城(P<0.05),均值占ADI的比例均<50%。结论 我国七省市餐馆就餐者谷氨酸盐暴露风险仍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不同省市以及城市与县城的餐馆就餐者的谷氨酸盐摄入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提高彗星试验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对彗星智能分析软件(Comet A)的功能和可靠性进行研究和测试.方法 在3台配置不同的计算机安装Comet A,分别由3名分析员用Comet A软件分析30张图像,并随机选取部分图片用目测法对彗星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软件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析、结果储存和可溯源性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具有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和最大使用量的着色剂,开展理论风险评估,了解其使用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风险.方法 首先使用丹麦预算法计算着色剂的理论每日最大摄入量.对于预算法评估发现摄入量超过ADI的着色剂,进一步利用我国2012年总膳食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