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莉娅  阮长春  侯志广  逯忠斌  王秀梅 《农药》2021,(2):107-110,114
[目的]明确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的扩散行为。[方法]实验室条件下测定3种杀虫剂对桃蚜的相对生物活性,并开展各药剂亚致死浓度对桃蚜扩散能力影响研究。[结果]"杀虫剂种类"和"作用时间"是影响桃蚜扩散行为的主要因素;氟吡呋喃酮LC10和LC30处理桃蚜2 h,其扩散率分别为12.38%和36.68%,48 h提高至53.78%和59.94%;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LC10和LC30处理组桃蚜扩散率均随作用时间延长显著增加;但环氧虫啶LC10处理桃蚜48 h,其扩散率略低于24 h处理组。[结论]3种杀虫剂对桃蚜扩散行为均有明显刺激作用,其中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作用桃蚜,其扩散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氯虫苯甲酰胺对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安全性。[方法]室内测定该药剂对2种赤眼蜂的急性毒力、发育、存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以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作为对照药剂。[结果]阿维菌素毒力最高,安全系数最低(0.007~0.011),而氯虫苯甲酰胺毒力最小,安全系数最高(1.594×103~3.054×103);氯虫苯甲酰胺处理赤眼蜂的羽化率最大(88.19%~89.32%),阿维菌素处理的羽化率最低(8.87%~16.73%);接触各残留期氯虫苯甲酰胺,2种赤眼蜂的死亡率最低(3.33%~13.33%),寄生米蛾卵数量最多(27.1~39.7粒)。[结论]在实施释放赤眼蜂的IPM方案中,阿维菌素尽量避免使用,而氯虫苯甲酰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杨彬  阮长春  刘志  孙光芝 《食品科学》2010,31(16):213-216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柞蚕蛹蜕中17 种氨基酸的分析方法。以正亮氨酸为内标物,异硫氰酸苯酯(PITC)作为Venusil-AA 氨基酸分析专用柱柱前衍生试剂,采用二元梯度洗脱,波长254nm 处检测柞蚕蛹蜕中氨基酸含量。17 种氨基酸在0.5~0.0125μmol 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6.2%~101.9%。柞蚕蛹蜕中氨基酸含量为21.9%,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3.62%。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高效,可以用于柞蚕蛹蜕氨基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桃蚜体内能量物质的影响,旨在为氟啶虫胺腈对靶标害虫的解毒代谢机理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通过GC-MS分析法,测定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胁迫下,桃蚜体内脂肪酸、氨基酸及可溶性糖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体内的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除了LC10处理组的豆蔻油酸,LC30处理组的花生烯酸和神经酸,药剂处理组各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总氨基酸含量LC10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LC30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与对照处理相比,LC10处理组未检测到蛋氨酸,而LC30处理组除了检测到对照组中所有游离氨基酸外,另外检测到谷氨酸;与对照组相比,药剂处理组总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但LC10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LC30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结论]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体内的脂肪酸、氨基酸及糖类组成及含量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上述能量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桃蚜对氟啶虫胺腈的解毒代谢过程,但具体的解毒代谢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影响,明确对天敌异色瓢虫的毒力,为其安全性评价及科学使用提供依据.[结果]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不同虫态均有毒杀作用,但敏感性有差异,对幼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碍蛹到成虫的变态,影响成虫的存活,对成虫毒性最低,处理24 h后的LC50值为14.69 mg/L.[结论]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具有活性,在田间使用该杀虫剂时,要避开异色瓢虫敏感期.  相似文献   
6.
以天冬氨酸为催化剂,在高温蒸煮条件下,研究了天冬氨酸对人参二醇组皂苷的降解和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以及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能使人参二醇组皂苷降解成稀有皂苷20S-Rg3、20R-Rg3、 Rk1和Rg5,其转化途径为人参二醇组皂苷→20S-Rg3/20R-Rg3→Rk1/Rg5。人参皂苷20R-Rg3和Rg5的质量浓度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0S-Rg3和Rk1的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温度的升 高,天冬氨酸与人参二醇组皂苷反应产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增强(P<0.01),其抗 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为天冬氨酸与人参皂苷上水解产生的糖发生反应生成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本研究对开发绿色环 保型人参稀有皂苷保健食品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