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能源中心对35MW汽轮机组调速系统进行改造的实践过程,通过采取更换凝汽器铜管为不锈钢管,增加胶球清洗装置,控制高炉鼓风机运行工况点等措施,解决了调速系统卡涩这一困扰汽轮机组生产安全与稳定的问题,实现了控制腐蚀速率及凝汽器的在线清洗,提高了汽轮机组的运行稳定性,降低了机组汽耗率,达到了减少排风,节约能源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由于母管制锅炉机组启停炉过程排汽造成了能源浪费,就此提出回收利用方案并作出经济效益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三维流场表征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了模拟与表征,分析集聚区域内气流的流动状况,解析吸气斜槽入口曲面上气流的静压分布及速度分布规律,并讨论速度分布对须条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是利用负压效应来产生集聚气流;斜槽入口曲面上的负压使网格圈向异形管内凹;X、Y、Z轴向的速度分量对须条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集聚区产生附加捻度的区域主要靠近吸气斜槽的S1端。  相似文献   
4.
节能减排是钢企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钢铁企业富余的煤气资源是重要的二次能源,应以高效利用。介绍了65 MW超高压汽轮发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的主要设计参数及燃料化学成分设计工况。详细介绍了机组调试期间解决的几个典型难题,使机组平稳运行,企业自发电率平均提高9.79%,效果十分明显,对同行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庆华  邬建明  费兴波 《节能》2011,30(3):72-74
某冶金企业220t/h高温高压纯烧高炉煤气锅炉频繁出现高温省煤器出口吊挂管开裂泄漏事故,查找泄漏原因主要是上级省煤器进口烟温升高、给水量减少、吊挂等受力不均造成.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增加水冷壁吸热,降低省煤器入口烟器、加固吊挂管、集中控制再循环门和给水门,关闭清洗系统,达到消除吊挂管开裂泄漏事故的目的,对同类型锅炉...  相似文献   
6.
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三维流场表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了模拟与表征,分析集聚区域内气流的流动状况,解析吸气斜槽入口曲面上气流的静压分布及速度分布规律,并讨论速度分布对须条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是利用负压效应来产生集聚气流;斜槽入口曲面上的负压使网格圈向异形管内凹;X、Y、Z轴向的速度分量对须条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集聚区产生附加捻度的区域主要靠近吸气斜槽的S1端。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制聚丙烯薄膜和薄膜电容器。八十年代,采用聚丙烯薄膜介质的电容器得到广泛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厂家先后生产了大批的金属化膜电容器,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快速发展,其技术关键除采用了性能优异的聚丙烯薄膜作为电介质外,也离不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设备的逐步更新。采用金属化膜卷绕而成的芯子是电容器最关键的部件。芯子卷绕质量对电容器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今数控车床加工长轴类零件两端的端面和内孔时,往往要先加工零件的一头然后调头加工另一头,这样做法是经过了两次装夹,同轴度精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特别是加工内孔时同轴度明显偏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适宜长轴类零件一次装夹两端同时加工的GCK6130型大型单主轴数控双端车床。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型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的确定、机床结构、主要技术参数、数控系统的选用及采用的关键技术,并简要分析了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承钢实际情况,以热能梯级利用为主旨思想,介绍热力系统建设及推进热能综合利用规划情况。实践表明,梯级利用适用于钢铁联合企业热能系统建设,可显著提高热能利用效率,节能增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同位素测氡技术确定煤炭自燃火源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同位素测氡技术的基本原理、探测方法、探测工艺和探测数据处理等,结合柴里矿应用实例说明该项技术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