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内环境中对8个混凝土圆柱体试件进行长达800余天收缩徐变测试,对比了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管膨胀混凝土圆柱体的收缩徐变时程规律,得到了钢管膨胀混凝土收缩徐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钢管膨胀混凝土收缩应变较小,受膨胀剂的影响,初期收缩变形基本为0;钢管膨胀混凝土徐变变形在100d内变化较大,100d后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与未添加膨胀剂钢管混凝土徐变系数时变规律基本一致.在合理假设钢管混凝土徐变机理前提下,依据继效流动理论和多轴应力下徐变理论,提出钢管混凝土徐变系数终值估算方法;钢管膨胀混凝土徐变模型中徐变系数终值由可恢复的滞后弹性变形、不可恢复的初始急变塑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黏性流变变形三部分函数分别求极值相加所得,同时结合钢管膨胀混凝土实测徐变的时变规律,提出钢管膨胀混凝土徐变系数简化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相对比,该模型计算式简洁,预测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利用3种不同酵母(T1、FK3-2、LM6)发酵生产蓝莓酒,并对其主发酵期的风味物质进行研究。气相色谱(GC)检测发现,酵母LM6发酵的蓝莓酒后期异丁醇、异戊醇和丁酸乙酯含量较高,分别为2.38 mg/mL、2.13 mg/mL、2.05 mg/mL。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发现,菌株LM6发酵的蓝莓酒在28 d时有机酸种类减少,草酸含量增加至3.17 mg/mL,L-苹果酸含量降至0.09 mg/mL、乳酸含量降至9.87 mg/mL,琥珀酸含量降至3.06 mg/mL。电子舌检测中发现FK3-2和T1酵母菌产生的酸味明显且所产风味相似;LM6酵母菌产生的风味较均衡,但鲜味、咸味及丰富性更明显。综合比较发现,LM6酵母菌更适合发酵蓝莓酒。  相似文献   
3.
以呼市周边各旗县果园的果实和土壤中筛选出的具有乙醇耐受力酵母菌株HJ-1为实验菌株,猕猴桃为原料,探究了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通过紫外诱变处理后经TTC法筛选、杜氏小管筛选等四级筛选,挑选正向突变酵母菌株,并应用于猕猴桃果酒发酵。后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H等因素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经紫外诱变最终筛得一株高乙醇耐受力正向突变菌株HJ-1E,其乙醇耐受力可达18% vol,产酒精能力为11.9% vol。猕猴桃果酒生产的最佳工艺为菌株接种量3.5%,初始pH5.7,SO2添加量70 mg/L,发酵温度为21℃。诱变所得正向突变菌株HJ-1E在此发酵条件下生产的猕猴桃果酒果香浓郁,酒体醇厚,酒精度为13.3% vol,为猕猴桃果酒的酿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室保存的耐酸酵母菌株YM1-1为出发菌株,在其对数生长期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经过三级筛选后,最终筛得一株在pH 1.8强酸环境中仍可存活的突变菌株YM1-1E。在其特性研究中发现,菌株YM1-1E最适生长温度和pH值分别为36 ℃和5.5,能耐受500 mg/L SO2、14%乙醇和65%的葡萄糖溶液。突变菌株YM1-1E在pH值为2.5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6 d后,发酵液酒精度为4.5%vol,糖醇转化率为46.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7%,较出发菌株YM1-1相比,产酒精能力提升了2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将混凝土作为一种复杂的电化学体系研究其电阻率是检测其结构性能的一种新的测试方法.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混凝土中预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导电性.本文将多壁碳纳米管掺加到C40混凝土中,探讨了多壁碳纳米管对混凝土和易性、凝结时间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碳纳米管为0.3%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良好,且碳纳米管可以在硬化混凝土中形成良好的导电纤维网络,水泥基体形成的导电势垒较小,显著提高了混凝土导电性.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导电混凝土研究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对3根素混凝土和3根钢筋混凝土圆柱进行了500余天收缩徐变试验,研究了低强(C30及以下)钢筋混凝土圆柱徐变特性,结合CEB-FIP(1990)模型和中国建科院模型(1986)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回归分析,计算出不同加载龄期作用下配筋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系数,并与采用中国建科院模型(1986)中时变函数的Dischinger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加载龄期的钢筋混凝土柱徐变系数较素混凝土圆柱的偏小,加载龄期对钢筋混凝土后期徐变系数影响较少;国内外徐变预测模型对短期加载龄期(9d)的徐变系数预测精度较高,对长期加载龄期(39d)的徐变系数预测精度较差,特别是对后期徐变系数预测普遍不足,GZ(1993)模型整体预测效果较好;Dischinger方法中钢筋对低强混凝土徐变影响考虑偏低,对不同加载龄期下钢筋混凝土徐变变形差值预测偏低。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修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加载龄期的混凝土圆柱体进行长期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圆柱体内徐变系数较体外徐变系数普遍偏小,加载龄期对混凝土体外徐变系数影响较大,对体内徐变系数影响较小。国内外徐变预测模型对短期加载龄期(9d)的徐变系数预测精度较高,对长期加载龄期(39d)的徐变系数预测精度较差,特别是对后期徐变系数预测普遍不足。GZ(1993)模型对徐变初期预测存在不连续现象,但整体预测效果最好。CEB-FIP(1990)模型预测效果最差,预测徐变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实测值偏离较大。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分析表明CEB-FIP(1990)模型对名义徐变系数预测偏低,这主要是由CEB-FIP(1990)模型中加载龄期影响系数预测偏低造成的。根据不同加载龄期的徐变系数实测值,对CEB-FIP(1990)模型进行了修正,从而大大提高了徐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S"形曲线钢箱梁桥存在着明显的弯扭效应和剪力滞效应,而附加错位斜拉的"S"形曲线钢箱梁桥的受力性能更加复杂,为了了解"S"形曲线钢箱梁受力性能,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其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静力荷载试验来了解该类桥实际受力状况,同时结合相关规范对其受力性能进行了评估。本次试验数据和有限元分析可为此类桥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以便调整其设计安全系数,保证其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装配式钢结构柱脚的三维模型和结构爆炸动画的制作过程为例,介绍了一种通过将CAD二维平面草图快速导入到SolidWorks软件中的方法,并采用SolidWorks软件制作可视化的钢柱脚三维装配动画,该方法可以动态的创建钢柱脚三维模型和细腻的展示螺栓连接动画制作过程,降低了施工技术人员识图的难度,帮助技术人员直观掌握装配体零件与钢结构节点装配过程,以及动态展示出钢结构零件装配过程中施工工艺,对钢结构施工质量管理和进度管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40399—20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通用技术条件》已于2022年3月1日实施。为便于该标准的使用方准确理解标准条款的具体含义,正确贯彻实施标准条款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介绍了该标准的编制背景和意义,并对标准的主要条款及其制定理由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