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核桃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对核桃花提取物依次进行模拟口腔消化、胃消化和小肠消化,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核桃花提取物在不同消化阶段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核桃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口腔消化、胃消化和小肠消化过程中,核桃花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总酚含量从消化前的3.30 mg/mL降至消化后的0.62 mg/mL,降低了81.21%;总黄酮含量从2.88 mg/mL降至0.02 mg/mL,降低了99.31%;核桃花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从211.02 μg/mL上升到424.45 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从220.63 μg/mL上升至421.82 μg/mL,铁还原能力从106.13 μg/mL下降为40.47 μg/mL。在模拟胃消化和小肠消化阶段,酸碱环境和消化酶的作用破坏了核桃花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使其抗氧化活性发生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真空冷冻和热风干燥对蓝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处理对蓝莓品质的影响。采用电阻法测定蓝莓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并绘制了蓝莓冻干曲线;从干燥后蓝莓的微观结构、复水比、色泽、质构、VC、总花色苷和总酚等指标比较真空冷冻和热风干燥蓝莓产品的品质。结果表明:蓝莓的共晶点为-33 ℃,共熔点为-30 ℃;真空冷冻干燥蓝莓复水性好,且果实中VC、总花色苷和总酚的含量分别为5.52 mg/100 g、1.55 mg/g和3.55 mg/g,显著高于热风干燥的产品。因此,真空冷冻干燥在保持蓝莓复水性、感官品质和活性成分等方面比热风干燥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鲜农产品总产量逐年递增,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国。为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供应链绿色保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其关键所在之一。本文综述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食品新技术在生鲜农产品的分级、保鲜、包装、溯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未来主要研究方向,旨在为推动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绿色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核桃加工过程脂肪酸氧化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取浙江临安山核桃加工过程样品。研究了山核桃原料脂肪酸组成和相对质量分数以及加工过程中4种主要脂肪酸氧化规律及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核桃脂肪酸组分共确认13种,其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棕榈酸(C16∶0)、亚麻酸(C18∶3)为山核桃中最主要的4种脂肪酸;加工过程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亚油酸、亚麻酸在蒸煮阶段下降速度最快,棕榈酸则在第一次炒制阶段含量下降最快;蒸煮工序对抗氧化能力影响最大;山核桃细胞脂滴在蒸煮后即发生破裂,之后随着加工过程扩散融合。试验结果显示山核桃脂肪酸氧化在加工过程持续发生,长时间高温促进氧化加剧,自身抗氧化能力则逐渐下降,细胞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5.
6.
为提升吸水树脂(superabsorbent resin, SAR)的吸水能力,增加其用作蓄冷材料的潜热,采用了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试验的方法,将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SAR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双孢菇的贮藏实验表明了其蓄冷效果。结果表明:制备SAR的最优反应条件为:交联剂为单体丙烯酸(AA)质量的0.06%,引发剂0.9%,分散剂4.38%,淀粉10%,中和度75%,反应单体AMPS:AA为1:10,反应温度65 ℃,产物单位吸水量为573.26 g/g;吸水量的增加提升了制备蓄冷材料在保温箱中保持环境低温的能力,可以在12 h内基本保持10 ℃以下的低温环境,而且在25 ℃条件下,可以更好地保持双孢菇色泽,抑制失重、刺激气味的产生和质构的变化,表明通过优化SAR吸水性对其蓄冷性能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保持双孢菇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7.
利用异辛烷/Span80-Tween60/正丁醇微乳体系制备纳米铁粉,其大小约100nm,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为a-Fe.对吸氧量测定表明,纳米铁粉的吸氧量是普通铁粉的1.5倍,脱氧速度明显提高.将制得的纳米脱氧荆用于开心果抗氧化研究,结果发现开心果的氧化过程减缓,而且效果优于普通铁粉脱氧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开心果油脂成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38%.氧化后的开心果油脂中的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芦笋为研究对象,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可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的性质,建立荧光测定芦笋中总黄酮的新方法.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芦笋中的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研究溶剂、pH值以及放置时间时荧光强度的影响,确定最佳测试条件.该方法检出限为4.53×10-9 mol/L,线性回归方程:Y=50.17+48053.01X,相关系数r=0.9939,回收率 98.83%~97.25%.利用该法测得芦笋茎、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5 mg/g和0.78 mg/g.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蓝莓外表皮蜡质及其对果实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对采后蓝莓果实的保护效果,研究蓝莓外表皮蜡质结构及其对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蓝莓失去外表皮蜡质后会加速果实软化。外表皮蜡质的存在降低了腐烂率和失重率,抑制了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和纤维素酶(Cx)活性,延缓了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和可溶性果胶的上升,保持了果实硬度。由此说明蓝莓外表皮蜡质与果实软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白桃加工副产物——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工艺,研究其体外生物活性。在不同干燥方式下进行单因素提取试验,在选定微波干燥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苦杏仁苷的体外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苦杏仁苷与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1.43%,提取温度68.91℃,提取时间20.00 min。桃仁苦杏仁苷可以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以及胰脂肪酶催化活性,同时,能结合牛磺酸胆酸盐和甘氨酸胆酸盐。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桃仁苦杏仁苷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分子的亲水性氨基酸形成氢键结合,通过改变酶分子构象,与底物形成竞争性抑制,从而起到抑制酶催化活性的作用。桃仁中苦杏仁苷具有体外抗凝血、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桃仁中苦杏仁苷的高效提取和桃仁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