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生食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作为浙江省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贝类中。本文结合预测微生物学和微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针对浙江省生食牡蛎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开展定量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等4个部分。将暴露评估分为捕获期和捕获后2个模块,推测因食用VP污染的生牡蛎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并对各相关因素进行高级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牡蛎中的VP密度最高,达到2.28lgg-1;未采取缓解措施时春、夏、秋、冬四季因生食牡蛎引起的VP平均感染率分别为8.76×10-5g-1、2.30×10-3g-1、2.08×10-4g-1、2.53×10-7g-1;采用温和的热处理、冷冻处理和快速冷藏等3种缓解措施,其中温和的热处理效果最好,可以使危险性最高的夏季感染率降低4个数量级,其余两种措施效果相似,约下降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及构建要求,得出须以馈线为构建单元,包含邻域拓扑信息,并采取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论。通过重新组织系统构建描述语言(SCL)模板的结构和内容,将其修改为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模板。以具体馈线为例,分别进行整条馈线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初次构建、馈线局部新增智能电子设备(IED)和馈线局部删除IED的操作,为基于IEC 61850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温度、包装方式的杨梅表面沙门氏菌数量变化情况,建立细菌生长/衰亡模型,测定了4,16,25,33℃条件和普通塑料袋包装、保鲜膜包装方式的杨梅表面沙门氏菌生长/衰亡数据;选用Logistic模型为初级模型,拟合不同温度和不同包装方式的杨梅中沙门氏菌生长/衰亡曲线。结果显示,冷藏(4℃)可有效抑制甚至减少细菌数量;低温通风贮藏(16℃)可在一定时间内抑制细菌繁殖,贮藏时间小于30 h;夏季高温条件(33℃)下未见细菌增殖迟滞期,细菌繁殖速度快,风险值得关注。低温贮藏(4,16℃)时不同包装方式对细菌生长/衰亡无显著影响。33℃条件下保鲜膜能有效减缓细菌生长。根据模型评价参数adj-R~2、RMSE,A_f,B_f等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根据Logistic模型进行细菌数量预测。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杨梅采后沙门氏菌污染控制,为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应用"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的生态修复.北运河、永定河和卫河是海河流域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受损河流.以这3条河流为例,通过分析它们的水量、水质、生境现状,结合建立的修复模式体系,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并提出海河流域其它18条平原河流的的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硫掺杂氮化碳纳米微球,并对其光催化杀菌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一步法制备常规石墨烯相氮化碳(g-C3N4,GCN),并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制成具有微球结构的g-C3N4,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硫掺杂(S-GCN)。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微球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平板计数法来验证该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光催化杀菌效果,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杀菌前后的细菌形态和细胞膜完整性。结果 与常规块状石墨烯相氮化碳相比,在微观层面,硫掺杂氮化碳纳米微球呈圆形,此结构使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在分子层面,S原子取代g-C3N4中部分N原子,形成C-S键,降低了光催化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速率。在抗菌活性方面,常规GCN在60 min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菌率是73.2%和76.3%,而S-GCN灭菌率则达到98.8%和99.9%,显著提高了光催化剂的杀菌性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证明,光催化剂能够改变细菌形态以及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 硫掺杂氮化碳纳米微球对食源性致病菌有较好的灭活能力,有望成为新型食品安全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Ⅰ——修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量不足、水质恶化及河流天然形态遭到破坏,海河流域大多数平原河流生态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破坏.因而,对它们进行生态修复,需要建立相应生态修复模式体系对其进行指导.文中总结了现有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从中筛选出13种适宜于海河流域的修复技术.依据功能不同,将其分为水量调整技术、水质净化技术和生境改善技术3类.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水量入手,综合考虑河流水质与生境现状,提出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4种修复类型(即管理保护、直接修复、补水修复和生态系统替代)和9种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鸡胸肉预冷清洗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率的预测,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收集数据,建立以初始污染水平、初始污染率、次氯酸钠(NaClO)浓度为输入值,鸡胸肉预冷清洗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率为输出值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model,GRNN),预测鸡胸肉预冷清洗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率变化,并用训练集拟合,测试集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鸡胸肉预冷清洗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率随初始污染水平、初始污染率的升高而显著增加,相反随NaClO浓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P<0.05)。练后的GRNN模型的r值和SEP值分别为0.93和10.8%,拟合良好。模型对新数据预测的误差较小(SEP=13%),表明GRNN模型可较准确的预测鸡胸肉预冷清洗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率。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鸡胸肉预冷清洗环节沙门氏菌污染率的预测,为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近日从省发改委获悉,由交通部组织编制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历经近2年的时间,于日前新鲜出炉.规划期至2020年。  相似文献   
9.
为定性分析生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案板材质上的交叉污染,选定木制、塑料及不锈钢案板为材质研究对象,设置4种常见场景,并测定各案板材质不同场景下卤猪舌、案板与黄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水平(lg CFU/g)。同时,选择一级Baranyi模型修改式,二级主参数模型对黄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进行模拟。此外,根据食品安全目标(FSO)计算整个交叉污染过程的污染水平,并以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FSO值2(lg CFU/g)为标准,与12种交叉污染情景(4种场景×3种材质)比较,并进行风险等级排序。结果表明:木质案板场景1(S1w)、塑料案板场景1(S1p)和不锈钢案板场景1(S1s)风险等级最高;场景2、3和4下,木质案板风险等级分别为2、3和3,高出塑料和不锈钢案板(3、4和4)一个风险等级。本研究表明对案板不进行任何清洗处理最易引发交叉污染,木质案板相较于其他2种案板材质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容易在食物接触表面和机器设备表面发生交叉污染,导致成品存在食用风 险。国内外已有研究者采用风险评估手段评估肉制品的食用风险。本文针对2000年至今已有的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食 源性致病菌交叉污染及其模型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现状和因交 叉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现状,简述了部分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模型及其在风险评估领域的应用,同时对目前香肠 类和火腿类两类肉制品现有的风险评估研究进行概括,最后对将来开展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研究和定量风险 评估提出建议和思考。建议加强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建模研究,增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互动交流,完善 肉制品加工过程的风险监测,进而开展更多系统性的肉制品加工过程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