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啤酒废酵母自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法生产酵母抽提物的条件。结果表明:以食盐为啤酒酵母自溶促进荆的最佳作用条件是10%的啤酒酵母悬浮液在pH5.0、温度50℃、食盐浓度3%T,自溶40h,所得酵母抽提液的氨基氮含量为O.498g/100mL.产品得率47.50%。风味非常醇厚。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目前食品工业中的主要乳酸菌菌种及其应用,并介绍了发酵奶制品的主要乳酸菌菌种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菜籽饼是油菜籽榨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其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菜籽饼多酚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以菜籽饼为材料,探讨用乙醇浸提多酚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初始pH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乙醇浸提菜籽饼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12∶1,温度52℃、初始pH为3,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1.96mg/g。以鞣酸、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多酚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多酚提取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 ,研究了影响酵母抽提物得率的因素和提高酵母抽提物得率的方法。结果表明 ,机械破碎可缩短自溶时间 ,提高酵母抽提物氨基酸态氮含量和得率 ,且以高压均质法破碎效果为好 ;均质条件是 1 0 %酵母悬浮液于 3 5MPa二次均质。均质后在 5 5℃、pH5 5下自溶4h ,添加 0 8%木瓜蛋白酶 (以酵母干重计 )自溶 2 8h ,酵母抽提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达 7 1 4g/L ,得率 69 47% ,风味醇厚 ,与以NaCl为自溶促进剂的酵母抽提液相比 ,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加42 97% ,得率净增 2 1 97%。  相似文献   
6.
抗氧化剂BHT和维生素E对菜籽油的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脂及富含油脂的食品易发生氧化酸败,为了防止其氧化最常见的方法是加入抗氧化剂.BHT和维生素E是两种常见的抗氧化剂.本文以酸价(AV)和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单独使用BHT以及BHT和维生素E(VE)复配使用在(60±1)℃加速氧化下对菜籽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独使用BHT作为抗氧化剂时,BHT对菜籽油有一定抗氧化性,其添加量为0.2‰时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抗氧化效果顺序为0.20‰>0.05‰>0.25‰ >0.15‰>0.01‰;(2)在BHT和VE复配使用时比单独使用BHT效果好,其最佳配比浓度为0.10‰BHT和0.10‰VE,其抗氧化作用效果的顺序为0.10‰ BHT+0.10‰ VE>0.15‰BHT +0.05‰VE>0.10‰BHT +0.05‰VE >0.05‰BHT+0.05‰VE>0.05‰BHT+0.10‰ VE>0.10‰ BHT +0.15‰VE>0.05‰BHT +0.15‰VE >0.15‰ BHT +0.15‰ VE >0.15‰ BHT+0.10‰ VE.  相似文献   
7.
啤酒废酵母自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法生产酵母抽提物的条件。结果表明:以食盐为啤酒酵母自溶促进剂的最佳作用条件是10%的啤酒酵母悬浮液在pH5·0、温度50℃、食盐浓度3%下,自溶40h,所得酵母抽提液的氨基氮含量为0·498g/100mL,产品得率47·50%,风味非常醇厚。  相似文献   
8.
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研究了5-磷酸二酯酶提取及提高酵母抽提物品质的最适合条件,结果表明:从麦芽根中浸提5'-磷酸二酯酶的最佳条件为加水比9:1、浸提温度5℃、浸提24h,过滤得到的粗酶液酶活力迭143.5 U/mL.在酵母自溶液中添加5'-磷酸二酯酶液可显著提高酵母抽提液中5'一核苷酸含量,适宜水解条件为:添加5.00%(v/w)的酶液,在pH7.0、60℃-F作用2h,酵母抽提液中5'-核苷酸含重达8.06mg/mL,比不添加的3.25mg/mL提高1.48倍.  相似文献   
9.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甲壳胺素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工艺及低成本原料生产脱氧剂,探讨了影响脱氧速度及脱氧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