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产碱性蛋白酶的嗜热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河南商丘盐碱地堆肥土壤样中分离到1株产碱性蛋白酶的嗜热菌株SR-15,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摇瓶发酵研究表明,其适宜培养条件为:玉米粉40g/L,黄豆粉40g/L,MgSO40.5g/L,NaCl10g/L,K2HPO41.0g/L,起始pH10.0,培养温度45℃,摇瓶转速190r/min,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100mL,48h后发酵液酶活为1180U/mL。  相似文献   
2.
不同菌种比例和温度对发酵酸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配比的混合菌种和不同温度对发酵酸奶影响的研究,获得了发酵酸奶的最佳菌种比例(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4:1)和最佳发酵温度(40℃~45℃),为指导酸奶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发酵条件对棒曲霉GM-69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并用50L发酵罐进行了深层发酵试验。确定产酶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培养时间为72h,温度为28,培养基起始pH为3.8,接种量为5%(V/V),转速为250r/min,装液量为90mL/500mL三角瓶。其酶活力最高362IU/mL,平均为343IU/mL,比培养条件优化前增加了55.6%。50L发酵罐发酵最佳条件转速为400r/min,通风量为10.6~1,罐压为0.08Mpa,装量为70%,发酵周期为72h,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3.8,接种量5%(V/V),酶活力平均为351IU/mL。  相似文献   
4.
双效素7号在试验中表现出比较好的除草效果,株防效达到88.2%。双效素2号有优良的促生长作用,其水稻苗总鲜重比空白对照增加55.8%。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生物挑战试验验证果汁饮料杀菌工序温度控制在(90±2℃),持续10min、15min后杀菌的效果。结果表明,往果汁饮料经(90±2℃)水浴持续杀菌10min和15min后,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黑曲霉的杀菌率均大于99.99%,但杀菌后的果汁保存3个月后,(90±2℃)水浴持续杀菌10min的果汁有部分霉菌和酵母计数达到15cfu/m L,而(90±2℃)水浴持续杀菌10min的果汁细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计数均小于10cfu/m L,(90±2℃)水浴持续杀菌15min的杀菌效果良好,用于果汁杀菌安全有效,达到杀菌目的。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复合菌群技术和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对此研究领域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两歧双歧杆菌通过逐渐增加培养基中氧气分压的方法进行多次耐氧驯化,每次耐氧驯化后进行挑选耐氧的两歧双歧杆菌单菌落,然后将经过耐氧驯化的两歧双歧杆菌菌株再通过降低培养基pH值的方法来进行多次耐酸驯化,每次耐酸驯化后进行挑选两歧双歧杆菌单菌落,以确定所获得的两歧双歧杆菌为纯的耐酸菌株.最终得到了1株对氧和酸的耐受能力有较大提高的两歧双歧杆菌菌株,且耐氧耐酸驯化后的菌株没有发生变异.这有利于两歧双歧杆菌产品的开发和保持两歧双岐杆菌制品有较高的活菌量,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配比的混合菌种和不同温度对发酵酸奶影响的研究,获得了发酵酸奶的最佳菌种比例(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4:1)和最佳发酵温度(40℃~45℃),为指导酸奶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两歧双歧杆菌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对两歧双歧杆菌菌体冻干的保护剂进行优化,获得在冻干过程中能有效保护两歧双歧杆菌存活的复合保护剂,再对菌悬液共晶点的测定和冻干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玫瑰花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玫瑰花提取物、没食子酸、儿茶素、槲皮素、VC、芦丁和BHT为材料,研究了它们之间混合后对DPPH·清除活性的增效或减效作用。结果:玫瑰花提取物和没食子酸、槲皮素、VC在低浓度下起到了增效作用,而其余材料或高浓度下,玫瑰花和不同抗氧化剂表现为减效作用。结论:低浓度的某些抗氧化物质与玫瑰花粗提物的混合其混合物溶液的抗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