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湿热处理对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回生的影响。经湿热处理的锥栗原淀粉、支链淀粉在冷藏相同时间后的回生吸热峰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F)按湿热处理温度80、180、140和110℃递减,经湿热处理的锥栗直链淀粉在冷藏相同时间后的TO、TP、TF和吸热焓(ΔH)则按湿热处理温度80、180、110和140℃递减;经湿热处理的锥栗淀粉中间成分在冷藏相同时间后的TO、TP、TF和ΔH以80℃湿热处理时为最大,110、140和180℃湿热处理时的基本没有变化。经湿热处理的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凝胶体系,在4℃冷藏前1周回生速度很快而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
4种抗性淀粉的主要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循环压热法制备、纯化得到了绿豆、马铃薯、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并对其主要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原淀粉相比,4种抗性淀粉的平均聚合度显著降低,其微观结构为不规则的片层状堆积结构;绿豆、马铃薯抗性淀粉晶体为B型,结晶度升高,且B型晶体所占比例显著增加;锥栗、板栗抗性淀粉晶体为V型,且V型晶体显著增加;4种抗性淀粉的溶解度显著降低,且对α-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抗性;4种抗性淀粉的糊化焓△H值差别不大,但绿豆与马铃著抗性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T_0、峰值糊化温度T_P、终止糊化温度T_C值均要高于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的T_0、T_P、T_C值,特别是绿豆与马铃薯抗性淀粉的T_0、T_P、T_C、△H值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4种抗性淀粉的益生作用及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次循环压热法制备、纯化得到了绿豆、马铃薯、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并对其益生作用及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抗性淀粉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都有较好的增殖作用,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有抑制作用,对粪肠球菌、梭状杆菌、兼性细菌无明显影响。发酵液总酸度增大,表明4种抗性淀粉能被肠道益生菌发酵利用。发酵后抗性淀粉的平均聚合度有所降低,但结构变得更加整齐有序、比表面积增加。发酵后4种抗性淀粉的晶型均变为A型,微晶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4.
几种薯类与豆类抗性淀粉的抗消化性及其益生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压热法制备了木薯、红薯、马铃薯、豌豆和绿豆5种抗性淀粉,研究了它们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抗消化性,以及它们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胃液对木薯、红薯、马铃薯、豌豆和绿豆抗性淀粉的消化作用很小,人工肠液对它们有明显的消化作用;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先后作用,它们的消化率都比单独人工肠液处理后的要高;各种抗性淀粉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链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综合分析可知,对肠道益生菌增殖作用最强的是豌豆抗性淀粉,其次是红薯和绿豆抗性淀粉,再次是马铃薯抗性淀粉,最差的是木薯抗性淀粉。  相似文献   
5.
锥栗原淀粉及其分离组分的热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平  胡蝶  曾红华  谢涛 《中国粮油学报》2011,26(2):38-42,51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热力学特性。4个样品在-50~350℃的程序升温过程包含冰晶融化(-10~5℃)、糊化(40~100℃)和熔融裂解(250~310℃)3个吸热过程。当水分质量分数为65%时,它们的晶体融化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吸热焓(ΔH)均升至最高。对于相同的样品,当升温速率降低时,糊化温度向低温侧移动,且伴有肩状峰;糊化时升温速率越快,其凝胶体系的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吸热焓(ΔH)也越高,回生度越大;同样,糊化时降温速率越慢,凝胶体系的吸热焓(ΔH)增加,回生度增大。当糊化终止温度为100℃时,4个样品凝胶体系的DSC参数值均达到最低。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凝胶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6.0、-7.1、-8.6和-7.9℃。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循环压热法制备、纯化得到了绿豆、马铃薯、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并对它们的益生作用及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抗性淀粉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都有较好的增殖作用,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有抑制作用,对粪肠球菌、梭状杆菌、兼性细菌无明显影响。发酵液总酸度增大,表明四种抗性淀粉能被肠道益生菌发酵利用。发酵后抗性淀粉的平均聚合度有所降低,但结构变得更加整齐有序、比表面积增加,这可能与抗性淀粉在肠道所发挥的其他生理功能有关。发酵后四种抗性淀粉经的晶型均变为A型,微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