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了以脂姜黄色素为原料制取水溶性粉末姜黄色素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樟树籽油和甘油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樟树籽油富含癸酸和月桂酸,含量分别为54.09%和39.62%,是制备单癸酸甘油酯和单月桂酸甘油酯的理想原料。采用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1-甲基-3-(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催化樟树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樟树籽油单甘酯,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值4.9,催化剂用量5.6%,反应温度152℃,反应时间5.4 h。在此条件下单甘酯的理论含量可达70.1%,验证试验中单甘酯含量为71.5%,验证值与理论值拟合较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效果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产共轭亚油酸丙酸菌的筛选及转化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富集培养、梯度密度稀释和液体培养发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亚油酸(CLA),从市售奶酪中筛选获得1株转化生成CLA能力相对较高的菌株P9:考察了菌体接种量、亚油酸(LA)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以及乳化剂种类等因素对菌株P9 CLA生成量的影响.通过对菌株P9的菌落和形态特征、产丙酸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udenreichii).研究结果显示,菌株P9在菌体接种量10%(v/v),LA添加量0.75mg/mL,pH值为6.8,反应温度30℃,Tween-80作为乳化剂的条件下,CLA生成量为63.371μg/mL,亚油酸转化率为8.45%,表现出较好的产共轭亚油酸能力.  相似文献   
4.
肥胖或超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的流行性健康问题,是导致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动物实验是临床前实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疾病、药理作用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目的是研究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对大鼠和小鼠体重影响。检索了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三个数据库相关文献,比较分析了含中链甘油三酯或椰子油饮食干预与长链甘油三酯饮食对大鼠和小鼠体重的影响,数据以标准化平均差(SMD)或加权平均差(MD)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发现,中链甘油三酯的干预可以减轻大鼠[SMD,-0.76(95% CI:-1.16,-0.37)]或小鼠[MD,-1.39(95% CI:-2.23,-0.54)]的体重。因此,中链甘油三酯的干预对大鼠和小鼠有一定的改善体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的方法,以水为提取剂从茶籽仁中提取茶籽油。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研究料液比、乳化萃取时间、冷冻温度、冷冻时间4个因素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组合提取茶籽油工艺条件。试验得到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组合提取茶籽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茶籽仁与水的质量比)1∶4、乳化萃取时间4.0 min、冷冻温度-15℃、冷冻时间5.5 h,在此条件下茶籽油的提取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6.
以浓H2SO4为催化剂,樟树籽油与甲醇预酯化生成酯化油;再以NaOH为催化剂,酯化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酯交换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甲醇与酯化油摩尔比为4.0∶1、催化剂与酯化油摩尔比为0.050∶1、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55℃时,酯交换率最高,达94.38%。经气相色谱分析,樟树籽油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组成为:癸酸甲酯53.67%,月桂酸甲酯42.92%,肉豆蔻酸甲酯0.44%,棕榈酸甲酯0.37%,油酸甲酯2.11%,亚油酸甲酯0.26%。  相似文献   
7.
野菊蜜中生物酶的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加热处理野菊蜜时,野菊蜜中淀粉酶、蔗糖转化酶及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或酶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野菊蜜中生物酶的耐热性能,找到了确定野菊蜜加工工艺及条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β-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β-葡聚糖酶的来源、作用机理、酶学性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其在啤酒、饲料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紫外照射的方法 ,对里氏木霉RutC 30进行诱变 ,选育出高产木聚糖酶活力的菌株 ,其酶活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4 1 9%。并对选育的菌株进行了稻草与麸皮比例 ,氮源以及干料与水分比对产酶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实验 ,阐明培养温度、时间、MgSO4·7H2 O和KH2 PO4对产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彭超  曾哲灵  代志凯  傅婧 《食品科学》2009,30(22):136-139
以樟树籽油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将樟树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单甘酯。采用均匀设计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以酯化率(Y1)和单甘酯的含量(Y2)的最大值为优化目标,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用量、醇油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时间对樟树籽油酯化反应的影响。对两个试验指标进行回归建模,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1、0.9739。最优目标函数值Y1、Y2 分别为98.2%、12.2%,实测值分别为95.6%、14.4%,最佳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32℃、催化剂的用量3.5%(油重)、醇油物质的量配比1.8:1、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