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过程中,为了提高蛋白质回收率及生产效率、控制微生物,需要对低温脱脂豆粕进行粉碎。对比研究了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豆粕工艺,确定了最佳工业化生产的湿法粉碎粒度。在豆粕湿法粉碎粒度为100目时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回收率提高到78.9%,凝胶硬度提高了18.7%,弹性提高了4.6%,咀嚼性提高了17.8%。这对扩大大豆分离蛋白应用范围,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3.
黑加仑真空冷冻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加仑为原料,对其进行了真空冷冻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先真空冷冻后微波真空干燥(FDMV)的组合方式是可行的;联合干燥合理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1.34kW。绝对压力11kPa,转换含水率为20%(wb);通过试验验证,联合干燥生产的脱水黑加仑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接近真空冷冻干燥,联合干燥方式对节省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酸浆法和超微粉碎碱萃取法生产的豌豆淀粉的特性差异. 通过研究发现:两种工艺生产的淀粉在组分构成上无明显差异(P>0.1),但是在回收率上差异显著;糊化特性差异显著(P<0.05),超微法的峰值黏度低 5.52%、衰减值低16.70%、回生值高3.20%、最终粘度高6.66%,峰值时间长5.78%,糊化温度高2.06%;粒径的差异显著(P< 0.01),其中酸浆法整体粒径高于超微粉碎法;电镜分析结果显示, 酸浆法的淀粉颗粒比较完整,颗粒大,表面磨损较少,超微法生产的淀粉颗粒破损较明显,颗粒小,表面磨痕明显;凝胶分析结果显示, 超微法生产的淀粉的凝胶在脆度和强度上明显高于酸浆法(P<0.01)。 通过对比两种工艺生产的淀粉的特性,为淀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生产大豆蛋白质粉的原料高温脱脂豆粕的品质,提高工艺控制的稳定性,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在微波功率20 kW,风速2.5 m/s,物料厚度20 mm情况下,微波处理4~6 min的过程对高温脱脂豆粕的含水率、温度、菌落总数、溶水后的颜色及其大豆蛋白的二级结构的影响,进而指导用于大豆蛋白粉生产的高温脱脂豆粕的生产及应用。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4~6 min时,含水率降低速度为1.51%/min;微波处理5.45 min时,温度能够控制在103 ℃,微生物的杀灭率达到96.8%,菌落总数达到100 CFU/g;微波处理时间在4.62~5.45 min之间时,水溶液红色值比较稳定,亮度和黄色值略有变化,色泽较好;微波时间≥5 min时,脲酶活性达到阴性,满足婴幼儿食品的要求;微波处理对蛋白二级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在4.29~5.45 min之间时,α螺旋向β转角转化,进而消失,β转角量快速增加;微波时间在5.45~6 min之间时,β转角迅速向α螺旋转化;整个微波处理过程中,β折叠只有小幅度的变化,相对稳定。通过微波处理可有效地控制高温脱脂豆粕的水分、颜色、菌落总数、脲酶活性、改善大豆蛋白的二级结构,对提高大豆高温脱脂豆粕的品质,扩大应用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拓宽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降低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考察了高温酸沉对大豆分离蛋白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酸沉温度下,大豆分离蛋白中主要大豆异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大豆乳清中粗蛋白质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大豆分离蛋白水合蓝光白度的变化,以及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沉温度从70 ℃升高到85 ℃,大豆异黄酮总量降低了43.84%,其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分别降低了88.76%、83.95%,黄豆黄苷降到了检出限以下,而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分别提高了72.51%和143.47%,黄豆黄素的含量变化不显著;随酸沉温度升高,大豆乳清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和固形物含量不断降低,与酸沉温度70 ℃时相比,酸沉温度85 ℃时粗蛋白质含量降低了25.12%,固形物含量降低了6.34%;随酸沉温度升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水合蓝光白度不断增加且增速不断提高,与酸沉温度70 ℃时相比,酸沉温度85 ℃时水合蓝光白度增加了26.83%;随酸沉温度升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值不断降低,与酸沉温度70 ℃时相比,酸沉温度85 ℃时凝胶值降低了57.02%。综上,高温酸沉可有效控制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水合蓝光白度和回收率,对开发低异黄酮含量的婴幼儿产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1,46(1):92-99
大豆乳清废水是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也是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最大量的废弃物。研究表明,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多种有机组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医疗保健功能,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介绍了大豆乳清废水的主要组分及含量,并对各组分的功能作用和各组分的分离提取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大豆乳清废水用于新型功能性饮料的开发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为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储存期大豆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对千页豆腐的硬度、弹性和色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品质最好的千页豆腐所用SPI的大豆的最佳储存期为9~18个月;在大豆最佳储存期提取的SPI生产的千页豆腐与刚收获的大豆相比,硬度提高了26. 9%~39. 4%,弹性提高了5. 5%~7. 8%,L值降低1. 6%~3. 6%,b值升高5. 3%~12. 8%;大豆储存期超过18个月后,整体趋势看,千页豆腐的硬度和弹性开始降低,口感变差,L值降低不明显,但b值升高明显,造成千页豆腐外观明显偏黄,卖相变差;同时受季节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季储存的大豆制作的千页豆腐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液压抓斗为主要施工机械的地下砼防渗墙施工在山东省已广泛应用,且在全省多座大中型水库坝基防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液压抓斗成槽属地下隐蔽工程,易发生各种事故且较难处理,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山东水库地层特点,对砼防渗墙施工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0,45(7):61-66
大豆蛋白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动物蛋白不可比拟的功能特性。但是大豆作为高蛋白的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较高,制约着大豆制品的应用。对嘌呤与痛风的关系,食品中嘌呤的检测方法,嘌呤与蛋白质的关系,传统大豆制品及大豆蛋白中的嘌呤含量及其控制等,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的低嘌呤工艺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大豆深加工制品如大豆分离蛋白和酸法大豆浓缩蛋白可为痛风病人提供低嘌呤、高蛋白食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