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蔡云  徐锦龙  张茂 《金属学报》2018,23(8):905-911
目的: 分析接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脓毒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间入住一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 min内给予患者首剂4.5 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给药结束后0、15、30、45、60、90、120、180、240、360、480 min的静脉血样进行药物浓度测定,采用无房室方法进行药动学分析,DAS 3.2.1软件计算药代学参数,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特征及CRRT参数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以给药后8 h内血药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大于50%(f%T>MIC>50%)作为药效学达标的指标。结果: 总共纳入8名患者。CVVHDF均采用前稀释方式。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峰浓度(C max)分别为116.11(98.03~152.29)和21.60(15.9~29.69) mg/L,分布容积(V d)分别为1.05(0.70~1.56)和0.69(0.56~0.78)L/kg,清除半衰期(t 1/2)分别为4.79(3.30~8.27)和4.38(3.35~5.52)h,总清除率(CL)分别为7.67(5.66~9.71)和6.11(4.36~10.03)L/h。多因素分析提示哌拉西林的Cmax与置换液流速显著负相关(β:-0.854,95%CI:-0.148~-0.036,P=0.007),CL与废液流速显著正相关(β:0.883,95%CI:0.133~0.433,P=0.004)。 假设MIC≤16 mg/L时所有患者均达到药效学目标,当16 mg/L<MIC<32 mg/L时,仅有5名患者(62.5%)达标,而当MIC≥64 mg/L,则所有患者均未能达标。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脓毒症患者接受CVVHDF时无论是哌拉西林还是他唑巴坦均表现为C max明显降低、t 1/2明显延长、CL降低,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CL和t 1/2基本一致。对于行CVVHDF的脓毒症患者,当细菌的MIC>32 mg/L,首剂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可能剂量不足。  相似文献   
2.
3.
利用聚合物NRTL模型对酯化反应器中聚合物- 乙二醇- 水体系进行分析,找出了适合仪化公司聚酯生产线的二元组分参数。计算表明,得出的参数真实地反映了酯化反应器内的汽液相关系,解决了酯化反应器汽液平衡只能依据估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高效去除复杂水体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制备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构建环境友好型的仿生催化体系,来催化降解水体中的地塞米松有机污染物。研究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特征,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循环使用性能、催化机理、催化降解产物及最终产物。结果表明:所构筑的催化体系在温和(室温、中性)及复杂水体环境中(酸性、无机盐)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均为100%,但在碱性条件下,该催化体系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因双氧化水分解过快而降低了28%;该催化体系经过6次循环使用后,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仍达到95%;过氧化物模拟酶在双氧水的作用下产生对水体有机污染物降解起主要作用的高价铁氧活性种,而羟基自由基起次要作用;经过60 min反应,该催化体系将地塞米松降解为对环境不存在二次污染的小分子有机酸。该仿生催化体系的构筑为仿生催化材料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针对聚酯生产终缩聚阶段圆盘反应器 ,在 ASPEN PL US上分别建立通用平推流反应器模块 RPL U G及用户模型 ,并进行了两者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全球,尤其是华南二叠—三叠纪界线(PTB)附近普遍发育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对分析生物大灭绝具有重要意义。报道了在安徽泾县昌桥PTB发现2套粘土岩,对其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工作,填补了区域的研究空白。研究表明:粘土岩具有烧失量含量偏高、Al_2O_3和K_2O含量较高、Na_2O、Mn O、Ti O_2含量偏低、Si O_2含量较为稳定、存在一定含量的钙质胶结物。同时,见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与自形黄铁矿,具有明显火山作用的特征;粘土岩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主要集中于251~253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52.3±3.2 Ma,这与最新的地质年代表,P/T界线的年龄为252.17±0.06 Ma基本一致;安徽泾县地区作为华南的一部分,PTB附近存在着火山活动,具有大尺度乃至全球性,与峨眉山玄武岩顶部凝灰岩层发生时间相一致,可能指示了受峨眉山玄武岩影响。此外,火山活动与PTB生物大灭绝相一致,火山活动对当时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恶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剧了生物绝灭事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组成的共聚酯的热分析(DSC)及密度测定,并推导出它们的WLF自由体积分数,分析了共聚酯的基本结构以及极性对它们的影响;研究了结构、极性对共聚酯的气体透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锦/棉混纺织物存在特殊的"支架效应",导致其阻燃性能较差.将磷酸酯阻燃剂FR-8526与水性聚氨酯混合用于阻燃涂层整理,研究了阻燃剂添加量、涂层增重率、防水剂浓度等因素对涂层织物的耐静水压、透气、透湿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U与阻燃剂FR-8526的质量比为1:2、涂层增重率为65%时,涂层锦/棉混纺织物获得较...  相似文献   
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酯化过程组分物性及相平衡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酯化过程中组分物性和相平衡的准确计算是实现PET工业生产模型化的前提。采用UN IFAC模型,通过再参数化法确定模型的基团交互作用参数,确定了PET酯化过程中组分物性的计算方法———再参数化后的UN IFAC模型。采用再参数化后的UN IFAC模型计算了PET酯化过程中各纯组分的物性(蒸发焓、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体积)、可挥发性二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和对苯二甲酸(PTA)的固液溶解平衡数据。计算值与文献值吻合较好,物性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汽液平衡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不同乙二醇含量的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溶液中PTA饱和含量的计算值与文献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0.5%以内,表明该再参数化的UN IFAC模型可准确计算PET酯化多相物系中组分的物性。  相似文献   
10.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的方法,研究具有反应活性的有机蒙脱土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通过原位聚合和熔融共混所得的2种插层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2种插层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熔融流变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熔融共泥时更表现出无机填充聚合物体系的普通特征。熔融插层复合材料在低浓度复合时会出现高浓度大颗粒粒子填充聚合物体系类固体行为的屈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