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选择样品量8.90g、超声时间为15.28min、样品预处理为0.94%乙醇浸泡30min及固相微萃取时水浴温度为50.04℃的条件为固态酒醅风味物质检测分析的前处理条件,建立了HS-SPME结合GC-MS分析酱香型白酒堆积酒醅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八轮次酒醅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共从酱香白酒堆积酒醅中定性检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83种,其中,醇类物质19种,醛类物质8种,酸类物质13种,酯类物质24种,酚类物质4种,其他类物质14种。包括酒体中常见的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乙酸、丁酸等。分析结果表明堆积过程在富集微生物得同时,产生了大量酒体风味物质。且从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来看,与各轮次酱香白酒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改善米香型白酒清洁生产、节能、低排放,依托米香型白酒酿造机械化新工艺平台,对供热与水资源循环进行了设计和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机械化新工艺后,米香型白酒单位耗水量由原来的54 t/k L下降到30 t/k L左右,降幅达到45%;单位耗煤量由0. 85 t/k L下降到0. 55 t/k L左右,降幅达到35%;并且在出酒率提升,酒质改善的同时,人工劳动成本下降60%~70%。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大大缩短蒸馏时间,并且冷却水循环再利用也得到了实现,即可满足生产,又可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鉴别古代染色织物上的靛蓝染料,针对植物靛蓝染色棉织物进行剥色及鉴别研究。首先确定了最佳剥色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液中的靛蓝组分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表明:植物靛蓝染色棉织物的最佳萃取条件为≥1∶100固液比下,DMF萃取90min;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只需≥1.5mg的纱线即可测出靛蓝组分,确定为靛蓝染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热水添加量、润粮时间、蒸粮时间、冷却水的添加量4个原料前处理因素试验确定水平点。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原料淀粉利用率最高的前处理条件为:热水添加量为60%,润粮时间为24 h,蒸粮时间80 min,冷却水添加量为30%,高粱原料淀粉利用率可达到84%。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液态水分管理性能对衣着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获得液态水分管理仪(MMT)的最佳测试条件,通过实验对滴水量、测试时间、氯化钠质量浓度以及滴水速度等测试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时间延长至200 s时,水分扩散初步达到稳定状态,故建议延长测试时间;氯化钠质量浓度越大,导电效果越好,MMT测试结果呈现更为灵敏显著的变化,氯化钠质量浓度为9 g/L时,MMT测试达最佳结果;针对不同运动状态下出汗量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滴水量;滴水速度是织物液态水分管理性能测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滴水速度以慢速为好,7.0 mg/s的滴水速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植物靛蓝和合成靛蓝染料的性能差异,选择还原温度、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用量、还原时间及保险粉用量等因素,在多水平条件下进行靛蓝染料还原实验。结果表明:植物靛蓝和合成靛蓝染料在还原条件上有很大差异,合成靛蓝染料需要在高温、强碱、高浓度、强还原剂条件下还原,在还原温度≥80℃、烧碱质量浓度5~8 g/L、保险粉质量浓度≥20 g/L条件下染液的还原效果较优;植物靛蓝染料仅需要在低温、弱碱、较低质量浓度还原剂的条件下还原,即40℃、纯碱质量浓度11 g/L、保险粉质量浓度16 g/L。二者在还原条件上的差异是区分植物靛蓝与合成靛蓝染料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