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组分食用调和油组成的近红外光谱检测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取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调和成不同比例的二组分食用调和油样品,采集样品在4 000 cm-1~10 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经一阶导数等预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二组份调和油中各组分含量的定标模型,并用Leave-one-out内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四种食用油定标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6,0.993 1,0.998 5和0.998 8,校正均方根RMSEC分别为0.83%,3.81%,1.76%和1.57%.采用不同品牌的玉米油和大豆油配制成二组分调和油样品,建立的PLS定标模型其R和RMSEC分别为0.998 5和1.42%.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实现二组分调和食用油中不同成分含量的准确定量检测,检测结果不受食用油生产厂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γ辐照和电子束辐照对猪肉火腿肠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经不同剂量的γ辐照(GR)(0,5,10,15,20 kGy)和电子束辐照(EB)(0,5,10,15,20kGy)处理的猪肉火腿肠在30℃下储藏10 d过程中的品质(TBARS值、硬度、色泽),感官特性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GR辐照与EB辐照对猪肉火腿肠在储藏过程中脂质氧化、硬度、色泽和感官特征变化的影响相似(P≥0.05);然而,经GR辐照处理的样品的细菌总数显著小于经EB辐照处理的样品细菌总数(P<0.05),并且当GR辐照剂量增至10 kGy,样品中细菌总数得到有效抑制,而对火腿肠的品质和主要感官特征(色泽,咀嚼性和味道)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喷油孔直径是影响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虚拟技术已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一台高压共轨直喷国Ⅳ柴油机上,研究了喷油孔直径变化对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经济性及动力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小喷油孔直径可形成细小的油滴,缸内湍流动能变大,提高混合质量,同时缸内压力和燃烧温度增加,NOx排放恶化,而Soot排量减少;喷油孔直径减小使得燃油消耗率先增大后减小,扭矩则是先减小后增大,喷油孔直径为0.17mm时经济性和动力性最差,是因为孔径较大造成混合气不均匀及燃烧较差,使得缸内温度和爆发压力低。  相似文献   
4.
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技术与装备在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和市政供水达标深度处理方面均有很大的应用市场。新开发的嵌入线增强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所制成的膜组件用于浸没式超滤和膜生物反应器,不会产生常规中空纤维膜的断丝现象,较大程度地保证了运行过程中出水的澄清度,保障了处理过程实现长期运行的可能性。介绍了嵌入线增强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在给水深度处理和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所开发的嵌入线增强中空纤维膜及其组件具有较高拉伸强度,保障过程运行的稳定性特色。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透射光谱聚类分析快速鉴别食用油种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8种食用油纯油的43个样品为对象,研究了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法快速鉴别食用油种类的可行性.采集样品在12 500~4 000 cm-1范围内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利用光谱模式识别法中的聚类分析法对图谱进行定性分类鉴别.实验证明,光谱经二阶导数预处理后,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和方差平方和法均可准确无误地将食用油样品分为8类,判别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准确率达到100%.研究表明,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法可以为快速无损鉴别食用油种类提供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用于金华火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独有的肠毒素基因(sea)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在PCR体系中对相应片断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通过电泳技术与阳性对照进行对比来判断阴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率高,样品中模板DNA含量仅有0.05 pg即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4 h即可报告结果.因此,PCR方法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用于金华火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莲藕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直接测定莲藕的常规指标。方法: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再用传统理化分析方法测得样品的各品质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定标模型,并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分别建立了莲藕水分、粗纤维、质构和糖度的PLS模型,其中质构的PLS模型最理想,模型的相关系数大于0.97;莲藕粗纤维、糖度和水分的PLS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8。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实现莲藕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8.
绿茶汤中茶多酚近红外定量分析的光程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光程对近红外定量分析绿茶汤中茶多酚的影响.以不同光程(1 mm,2 mm,5 mm)的样品池采集50个绿茶汤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茶汤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选择1 mm光程光谱建立的茶多酚定量分析模型最优,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2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分别为91.08%和0.009 3%;检验集相关系数R2和预测标准差SEP为91.53%和0.008 5%;实际值与预测值配对t检验值为0.224 9,差异不显著.10次重复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08 7%,表明方法检测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