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encel的成形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以NMMO为溶剂生产新型纤维素纤维Tencel的方法,阐述纺丝过程、纤维性能、后加工、染色及应用,该纤维具有穿着舒适性、良好的染色性、机械性能和洗可穿性,因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的改造、粘胶纤维的改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纳滤膜性能,以掺入单体哌嗪(PIP)的铸膜液制备基膜,通过原位界面聚合快速制备复合纳滤膜,简化了制备程序。ATR-FTIR分析结果表明,基膜上成功生成聚酰胺(PA)层,SEM观察到PA层表面具有典型结节结构。得到的复合纳滤膜对Na2SO4截留率为95.59%,渗透通量为12.37 L/(m2·h·bar),远高于传统界面聚合制备的PVDF复合纳滤膜。72 h的持续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纳滤膜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小分子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得到复合膜。通过二乙烯三胺改性聚丙烯腈膜来增强复合层的稳定性,在小分子层层自组装过程中引入氧化石墨烯(GO)来提高分离膜的综合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水接触角测试(WCA)、分离性能和抗污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分离膜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添加GO能够有效提高分离膜的亲水性、渗透性、截留率和抗污性能。  相似文献   
5.
使用大豆油和液体石蜡作为混合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聚丙烯(PP)防水透气微孔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水通量测试、气体通量测试等手段对膜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向豆油里添加液体石蜡,能有效增大膜孔隙率,同时膜的防水透气性能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9:1的纤维素/甲壳素黄原酸酯共混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如溶液浓度和温度对共混溶液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零切粘度等的影响。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纤维素/甲壳素黄原酸酯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随之减小,而结构粘度指数、零切粘度随之增大。溶液的粘流活化能高于传统的粘胶。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配制不同共混比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醚酰亚胺(PEI)共混溶液,用锥板式黏度计研究了PVDF/PEI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VDF/PEI共混溶液表观黏度与剪切速率呈线性相关;当PVDF/PEI质量比为9/1时,共混溶液的零切黏度明显降低,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出现极值;随着PEI含量的增加,黏流活化能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一种生产纤维素纤维的新原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溶液在PF/DMSO溶剂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棉浆和木浆溶解于PF/DMSO溶剂体系所得溶液的流变性能,如纤维素含量、温度的改变对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零切粘度等流变参数的影响。两种溶液的粘流活化能均高于粘胶溶液,棉浆的反应性能优于木浆。  相似文献   
10.
杜德  何春菊 《化学世界》2014,(11):668-671,704
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常用的微滤/超滤膜材料,因疏水、易受污染的特点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采用PMMA-b-PEG-b-PMMA两亲聚合物为改性剂,以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DF多孔膜,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拉伸、表面接触角、水通量测试等方法,表征了两亲聚合物的共混改性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亲嵌段聚合物含量的增加,膜主体结构都能保持海绵状结构,表面接触角从95°下降到65°,清水通量与BSA溶液通量都明显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