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为减少机组投产后AGC考核并提高深度调峰自动控制水平,在超超临界机组试运过程中,采用设定值函数优化、汽轮机辅助压力调节、水煤复合控制、动态变负荷前馈、分磨煤机热值校正、闭锁及限制条件完善、阀门特性及汽泵再循环控制优化等一系列优化调整方法,实现了在最低稳燃负荷~50%额定负荷区间的协调控制连续稳定投入,控制指标良好。同时对深度调峰阶段控制特点、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指出超超临界机组低负荷段的控制要点,对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改造并提高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性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缩短冷态启动过程中联合循环同轴机组汽轮机的启动时间,通过启动锅炉蒸汽对汽轮机提前预暖,解决了机组无法快速响应电网调峰的问题。根据汽轮机冷态预暖系统及机组启动方式,结合机组冷态启动历史过程及数据,进行冷态预暖系统运行特性分析试验、优化后试验及温态启动顺控试验,通过对现有控制逻辑的优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冷态预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策略避免了机组在预暖启动过程中由于预暖管道过热度低,造成热应力准则、紧急切断阀(Emergency Shutoff Valve,ESV)无法满足启动条件、高排逆止阀自动打开以及静止变频启动装置(Static Frequency Convertor,SFC)在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啮合过程中自动退出等问题;优化后机组的冷态预暖启动运行过程表明,实现机组全过程无断点的预暖及自启动控制,可有效缩短同轴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启动时间约2 h,使机组具备快速灵活的启动方式和应急调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燃煤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RB)过程中重要运行参数的控制品质直接影响机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针对超超临界机组RB过程中给水流量、炉膛负压、一次风压及水煤比存在的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原采用的前馈控制、PI控制、速率控制、跳磨煤机逻辑、变参数控制等控制策略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优化后机组RB过程中重要运行参数变化更加平稳,该优化方法对超超临界机组RB过程控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火电机组启动运行的灵活性、高效性及经济性,将抽汽背压式汽轮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系统(简称BEST系统)应用于双机回热系统机组,根据BEST系统及机组启动方式,结合调试调整试验的启动运行历史过程及数据,进行BEST系统在多方式启动及运行的特性分析试验,优化现有控制逻辑,提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运行控制策略。避免了在BEST系统启动顺控、变流器启停顺控、BEST小汽轮机与变流器的无扰切换、燃煤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RB)及甩负荷工况中BEST系统缺乏相应控制策略的问题,实现了BEST系统全过程无断点的运行控制。优化后BEST系统运行过程中重要参数保持安全稳定,该控制方法对具备BEST系统的同类型机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简称“联合循环机组”)在冷态启动过程中,由于汽轮机金属温度低,为了避免冲转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影响机组安全,汽轮机需要进行中速暖机,以提升汽轮机金属温度,这一过程极大地限制了机组快速响应电网调峰的能力。对此,在联合循环机组中首次应用汽轮机预暖系统,并对汽轮机预暖系统投入前、后机组的2次冷态启动过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预暖系统可以使汽轮机在冷态整套启动前达到温态启动要求,极大地缩短了冷态启动下机组的启动时间,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此外,通过对机组冷态预暖过程的优化改进,有效地避免了汽源压力不足造成机组转速快速下降的现象。该经验可供相关联合循环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6.
火电厂除氧器汽水系统升温过程是锅炉给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在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除氧器汽水系统整体升温过程具有滞后、时变、非线性及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某机组启动过程中手动投入除氧器汽水系统的升温过程数据,分别对除氧器蒸汽加热控制阀开度、除氧器汽水系统温度进行数据拟合,结合基于时间的动态调整除氧器汽水系统升温控制策略,实现除氧器汽水系统升温全过程自动启动,解决了除氧器汽水系统升温过程中的耗时长、加热效率低、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为同类型除氧器汽水系统加热升温的自动启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制粉系统的启动效率,提高机组对电网负荷的响应速度,对影响设备正常启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原煤仓落煤不畅及磨煤机预暖迟缓制约了中速磨制粉系统的可靠投用。基于给煤量指令与皮带转速的偏差,利用ADAM-BPNN优化模型,对原煤仓下煤不畅建立了智能预警模型,显著提高了给煤可靠性监测的时效性;采用模糊自适应算法对磨煤机预暖程序进行了针对性优化,程控暖磨时间相较手动操作大大缩短。经优化调整后,制粉系统在机组调峰过程中投用快速、运行稳定,相关经验可供后续同类型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超临界机组单汽泵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十分重要,单汽泵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会触发锅炉主燃料跳闸,造成机组非计划停机,给发电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单汽泵故障不停机成为行业内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该文以某热电厂电泵最大出力为基准点和汽泵故障后快速减负荷为目标,分别以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对锅炉给水系统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结合数据分析对比多种建模方法,最终采用误差最小、准确率最高的ADAM-BPNN模型对汽泵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和预测。进一步对电泵带载特性、锅炉短暂断水特性进行动态试验论证,结合汽泵故障联锁启动电泵快速减负荷的控制策略,实现超临界机组单汽泵故障不停机,从而可提高单汽泵机组的运行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超临界机组单汽泵故障快速减负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针对某电厂超超临界机组堵磨跳机原因开展了事故分析。认为磨煤机堵煤初期调整措施不及时,严重堵煤后又进行了过度疏通,导致炉膛内实际燃料量大幅增加,燃烧显著增强,机组最终因折焰角集箱严重超温而发生跳闸。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磨煤机关键运行参数,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了磨煤机堵煤智能预警模型,以期提前发现故障迹象,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上述智能预警模型应用后,机组再未出现严重堵煤故障,相关模型构建与应用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