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5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 ml无水乙醇。结果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和脱出症状,电子肛门镜下痔核基本萎缩或消失,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 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痔病微创、失血量少、安全有效,为临床上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反复手术不能再行常规手术的危重痔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3种路径治疗颈椎溶骨性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57节椎体)经PVP治疗颈椎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HO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总结不同部位椎体3种手术入路的应用经验。结果 3组穿刺路径分别是前外侧入路、侧方入路、经椎间盘入路。所有椎体穿刺和骨水泥注射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资料完整的32例患者中11例完全缓解(CR),20例部分缓解(PR),1例术后轻度缓解(MR),0例无效(NR),临床治疗有效率(CR + PR)达96.87%。患者术前、术后24 h、1周和3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7节椎体发生少量骨水泥渗漏(29.82%),但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前外侧入路PVP治疗C4 ~ C7溶骨性转移瘤方便安全、有效。侧方入路治疗C1,经椎间盘入路治疗C2、C3椎体转移瘤亦安全可行。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口放置胃肠道内支架的方法,评价金属支架在治疗胃、十二指肠及空肠恶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 胃、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恶性狭窄病例67例。在X线监视下通过递送导管或胃镜经口送入超滑导丝并使之过胃、十二指肠狭窄或阻塞段;经交换导管替换软头特硬导丝后由硬导丝引入附镍钛合金支架之套管式推送器将支架送入狭窄段释放。对完全阻塞使用胃镜仍不能将导丝送入者则经胃镜用微波或热极烧灼形成小通道后再送入导丝引入支架(5例)。结果 67例中有64例经97例次操作,成功地放置了83个支架。支架置于胃体及幽门部18个,胃肠吻合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狭窄或梗阻内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对象与方法:60例胃肠道狭窄或梗阻病人,其中食管狭窄或梗阻39便,胃十二指肠梗阻或狭窄21例。在 X 光线监视下共放置支架66只(3例同一部位放置两只支架,3例不同部位放置2只支架),其中带膜27只,不带膜39只。结果:60例病人中,所有支架安放1~3次成功。疼痛12例(20%),其中轻微胀痛10例(17%),中度胀痛1例(1.7%).重度疼痛1例(1.75)。对轻中度胀痛给予止痛片等对症处理;重度疼痛,药物控制无效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止痛。胃肠道再狭窄9例(15%),其中肿瘤过度生长6例(10%),肉芽组织增生3例(5%)。肿瘤过度生长放置第二只支架2例,胃镜下热极烧灼4例;肉芽组织增生放置第二只支架1例,胃镜下热极烧灼2例。胃食管反流5例(8%),连续给予止酸剂(洛赛克)胃粘膜保护剂(舒可捷)胃肠动力药(吗叮啉)等一个月,症状消失。发生内支架移位3例(5%)。其中2例胃镜下取出,1例胃镜下复位。出血3例(5%),2例给予安络血后消失,1例反复渗血致缺铁性贫血,给予补铁,止酸.止血后好转。食物嵌顿2例(3%),采用探条和胃镜给予疏通。结论:胃肠道狭窄或梗阻内支架置入后常见并发症状为疼痛(20%),胃肠道再狭窄(15%),胃食管反流(8%),支架移位(5%).出血(5%)和食物嵌顿(3%)。并发症的处理应以内支架、胃镜和药物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总结动脉灌注化疗合并栓塞术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总结过去6年中935例各种中晚期肿瘤.共进行动脉插管化疔药物灌注2715例次,肿瘤供血动脉栓塞675例次,所用化疗药物一般2~3联.所用栓塞剂为40%碘化油5~20ml 以及明胶海绵碎屑。结果:935例病人CR113例,PR201例,MR288例,SD241例,PD92例,总有效率(CR+PR+MR)为63.2%。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为6.6%。结论:经皮穿刺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摘要】 食管癌或食管良性疾病所导致的管腔狭窄需要行扩张治疗,以解决患者进食困难的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一般的探条扩张或球囊扩张疗效有限。食管支架的应用解决了食管良恶性狭窄患者进食困难的难题,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都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常用食管支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鲁海涛  茅爱武 《工业加热》2012,(11):966-968
【摘要】 食管支架植入术既能解决即刻食管恶性梗阻的问题,还能为后续治疗作准备。自膨式金属支架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逐渐成为解除腔道梗阻的重要手段。支架植入术因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明显、并发症少而越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对于颈段食管恶性狭窄进行支架的植入仍看法不一。现就这一领域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引导下经鼻插入鼻 肠梗阻导管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X线引导下应用传统法(76例)或导丝导管交换法(135例)经鼻插入鼻 肠梗阻导管引流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患者211例(KPS 20 ~ 60分,中位40分),统计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率、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与疗效关系。鼻 肠梗阻导管采用库利艾特公司生产的四腔双球囊导管,管径为16 F/18 F。结果   总技术成功率100%,传统法和导丝导管交换法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85.5%(65/76)和100%(135/13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高位小肠、低位小肠和结直肠梗阻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8%(46/48),92.9%(117/126)和83.8%(31/37)。随访4 ~ 245 d(平均138 d),总临床治愈率27.5%(58/211),肿瘤性与粘连性梗阻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2.7%(42/194)和94.1%(16/1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小肠和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2.7%(20/157)和59.5%(22/3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咽部不适或疼痛99.1%(199/211)、导管阻塞23.2%(49/211)、导管脱落1.9%(4/211)、 导管断裂0.1%(2/211)、肠出血0.1%(2/211)、肠穿孔0.1%(1/211),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7%,涉及咽部剧痛、肠出血、肠穿孔、导管断裂;无与死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X引导下经鼻 肠梗阻导管插入引流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以及结肠直肠恶性狭窄支架置入前的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蛳 small?蛳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已丧失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5年生存率在15%左右 。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局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中晚期NSCL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NSCLC的介人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