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伟  盖超  吕彦明  倪明明 《热加工工艺》2006,35(21):45-47,62
叶片锻模的分型技术是叶片锻造加工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片体分型和飞边体分型两种分型方法,并从利于CAD二次开发的角度出发,对飞边体分型的部分步骤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车用永磁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与噪声问题,使用JMAG软件对电机气隙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气隙磁密幅值与电磁力波频谱的变化情况。在LMS Virtual.Lab中调用Nastran求解器,分析定子结构的约束模态振型。将电磁激励力映射到定子铁心和绕组上,使用模态叠加法,计算电机振动位移响应,并以之作为声学边界,借助AML方法分析该电机在3维空间自由声场中的声压分布。对比不同测点处的声压值,发现靠近机壳中点的声压值一直较大;而靠近轴承处的声压级在中低频段较小,高频很大。另外,随着频率的增加,模态阻尼对噪声的衰减效率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汽轮机叶片锻模设计过程,通过总结和提炼企业现有的设计经验与技术,形成专家知识。综合运用UG表达法及UG二次开发工具UG/Open Menu Script、UG/Open Grip及VC++6.0等,开发了此自动设计系统。从锻模设计流程中进行工作分解,分模块进行设计,采用人机交互方式,避免了繁琐的手工绘制与重复劳动即可实现汽轮机叶片锻模的设计,提高了设计人员工作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叶片精锻模具逆向设计精度低、设计过程复杂等问题,运用VS自定义算法,实现了对模具型面点云数据的分块化处理,提高了数据点处理精度;运用UG二次开发,实现了曲线曲面的参数化建模和模具模型的检测与自动化修正,并运用Menu Script菜单脚本,实现点云数据处理、模具逆向建模以及检测与修正在UG中的集成,提高了模具逆向设计效率;最后运用Deform-3D软件对叶片模具设计的某些参数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工程实例对逆向设计的叶片模具进行了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消防车输水管道振动过大的问题,利用振动噪声分析系统LMS进行振动响应的试验分析,以获得振动响应幅值及其主要的频率成分。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其进行结构及流固耦合模态分析,并且利用其流固耦合求解器,通过计算得到管道对流体脉动的响应特性,综合分析得出管道振动的根源所在,根据一般的管道减振策略,结合试验和理论的分析结果,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利用ADINA进行可靠性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的改进措施能有效地改善管道的振动情况。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叶片精密模锻件的设计,是叶片锻造模具和工艺设计的技术关键。结合无锡叶片厂叶片精密模锻件的设计过程,介绍了采用UG软件平台及其开发工具,研制出叶片精密模锻件的CAD系统。  相似文献   
7.
倪明明 《发电设备》2008,22(3):244-245
在应用UG软件进行叶片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对叶片模具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并采用UG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显著提高了叶片新模具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锻件的余量加放技术是锻造加工的关键技术,叶片锻件的余量加放技术与其它零件有着很大的差异。针对叶片特殊的几何结构,从锻造工艺出发,分析影响叶片上不同部位加工余量的因素,进而探讨各处余量加放的方法,找到合理的余量大小。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叶片目前主要采用小批量生产的锻件毛坯,其对锻造模具设计效率要求很高.经过总结和提炼企业现有的设计经验及技术,形成叶片模具设计专家知识库.根据现有的设计过程构建设计系统模块,每个模块对专家库的应用采用两种可选方法,即自动应用和选择提示.对该基于UG的汽轮机叶片模具设计专家系统进行了介绍,具体包括系统设计思想、系统的构成、系统功能及实现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叶片锻件余量加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锻件的余量加放技术是锻造加工的关键技术,叶片锻件的余量加放技术与其它零件有着很大的差异。针对叶片特殊的几何结构,从锻造工艺出发,分析影响叶片上不同部位加工余量的因素,进而探讨各处余量加放的方法,找到合理的余量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