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怀奇 《山东饲料》2013,(21):220+322
文章总结了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运行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技术措施,详细地阐述皮带运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系统地分析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给出了下运皮带安全运行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烤烟不同叶位叶片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酸甲酯化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 GC/MS)分离分析技术,研究了烤烟不同叶位叶片(L8-L12,即从底部第8位叶向上到第12位叶)有机酸含量的差异.GC/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不同叶位叶片中,苹果酸、γ-戊酮酸、柠檬酸、丙二酸、乙二酸、亚麻酸和软脂酸含量相对较高,是烤烟中主要的有机酸成分;并且不同叶位叶...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优化白肋烟生产栽培技术,满足混合型卷烟需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顶空萃取前处理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9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白肋烟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和有机酸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白肋烟的常规化学成分和有机酸质量分数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氮和烟碱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还原糖有增加的趋势,钾先增后又降,淀粉和氯的质量分数变化幅度不明显,大部分有机酸成分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当种植密度为1 333~1 389株/667m2时,烟叶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对烟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外源褪黑素(MT)提高烟草抗旱能力的生理效应,以豫烟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实验,探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500μmol/L) MT对烟草幼苗膜脂过氧化物、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烟草幼苗的生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50μmol/L和500μmol/L MT处理对干旱胁迫的缓解效果不佳,而100μmol/L MT处理能够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叶片含水率,降低失水率,有效缓解了干旱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在烟株团棵期和旺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研究有机酸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酸对烤后烟样的蛋白质、总氮、烟碱和钾氯比增加,还原糖、总糖和糖碱比均降低;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Ⅰ、巨豆三烯酮Ⅱ、藏花醛5-甲基糠醛、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苯甲醛和苯乙醛等致香物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增加,新植二烯含量均降低。综合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喷施50 mg/L柠檬酸与100 mg/L苹果酸可促进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有利于中性致香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密度对白肋烟中性香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结合毛细管GC及GC-MS技术,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湖北恩施白肋烟中性香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16 667~25 000株/hm2时,中性香味物质总量较高;随着密度的增加,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有降低趋势,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总量有增加趋势,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和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先增加后降低;6-甲基-5-庚烯-2-酮、β-大马酮、香叶基丙酮、苯乙醛、六氢法尼基丙酮、茄酮和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等物质的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巨豆三烯酮Ⅱ、巨豆三烯酮Ⅲ、4,8,13-西柏三烯-1-醇和4,8,13-西柏三烯-1,3-二醇的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7.
初烤烟叶有机酸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卷烟危害性,全面系统地阐述初烤烟叶中化学成分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以2014年浓香型主产区烤烟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初烤烟叶有机酸对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共提取出草酸、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棕榈酸、油酸、十八酸8种代表性有机酸。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草酸、丙二酸、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5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对烟气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及焦油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关联度均较高,尤其是草酸对烟气有害成分的危害性指数有较高的关联度;而棕榈酸、油酸、十八酸等高级脂肪酸对烟气7种有害成分及焦油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关联度相对较低。总体来说,初烤烟叶中有机酸成分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产生有较大影响,而高级脂肪酸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以烤烟品系LY 1306-A,LY 1306-B,LY 1306-C三个相关姊妹系为材料,利用辐照诱变处理种子,以期从中筛选出株系优良、抗性显著的烤烟品系。通过对3个姊妹系烤后烟叶的质量评价,选择具有潜力的品种(系)进行辐照诱变,根据大田长势筛选优异单株,获得优异株系。结果表明,LY 1306-A品系的质量优于其他2个姊妹系,抗辐照能力较强,并由辐照后LY 1306-A经田间筛选获得3个优异株系AM2-10,AM2-12与AM2-40。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比例和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于2014年在贵州毕节以常规模式(移栽密度16 530株/hm~2、留叶数22片、施氮量90 kg/hm~2)为对照,设置增密减叶、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质体色素、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措施可促进上部烟叶的成熟落黄,提高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协调性,对上部烟叶提质增香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增密减叶减氮处理的烟株生长后期烟叶质体色素降解更为充分;烤后烟叶产值和上中等烟叶比例显著提升;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糖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香气物质总量显著增加;上部烟叶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及甜感增加、刺激性减小。综合分析,移栽密度18 195~20 205株/hm~2、留叶18~20片、减氮20%的栽培模式对上部叶增香提质效果最佳,适宜在毕节地区示范并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烟区不同烤烟品种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河南许昌、平顶山、洛阳、三门峡、南阳、驻马店、济源等7个产烟区C3F烟叶样品,进行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烟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以明确各产区适栽品种及烟叶香味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烤烟的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平均含量偏高,烟碱、氯平均含量及糖碱比基本适宜,总氮、钾含量及钾氯比偏低,淀粉、氯、糖碱比、钾氯比均存在广泛变异;不同品种适种于不同地区,南阳适宜种植云烟87、云烟85、中烟201,三门峡适宜栽种中烟201、云烟87,许昌适宜栽种中烟100、NC89,洛阳适宜栽种中烟100、中烟101、NC89,平顶山适宜栽种中烟100、NC89,驻马店适宜栽种云烟87,济源适宜栽种中烟100;不同产区烟叶香味组成及含量差异较大,且分布不平衡。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烟叶中香味物质的含量特征,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提高烟叶质量,强化香型风格,促进地方烟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