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古老的名言曾经给多少家庭、多少人带来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人生结局。平邑县农机局干部马庆学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残废妻子的故事,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人性真、善、美最光辉的一面,体会到了夫妻间真心相爱、相濡以沫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层是农业生产最宝贵的资源,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对提高区域耕地质量、保障耕地资源安全有很重要的作用;喀斯特作为我国特殊地貌区,其耕地资源的宝贵程度更加明显。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包括剥离、储存、利用3个步骤,喀斯特地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包括重大工程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城镇建设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其他非农建设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3种类型。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可结合具体的工程比如土地整治实施,也可单独进行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其具体的工程措施可根据实际选取,如修建的石坎是条石坎还是块石坎等,且可配套道路、排灌等设施以达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目的。大范围的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将会是今后国土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鑫  戴贻媛  葛霖 《农业工程》2014,4(3):94-99
为探讨直辖以来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变化特征,选取了1997—2011年重庆市水利工程用地数据,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从时空角度分析了15年间全市水利工程用地变化。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全市水利工程用地主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水库水面占水利工程用地的大部分,但水利工程建筑用地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大趋势;空间维度上,15年间各区县水利工程用地增减不一,但各区县之间差距有缩小趋势,重庆长江中下游以及两翼区县水利工程用地等级变化比较明显。直辖以来全市水利工程用地变化比较明显,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重庆长江中下游沿岸区县水利工程用地变化明显,且近几年维持在稳定水平,据此提出今后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应以“5个水利”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经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存在布局不合理、设计标准过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在规划农田水利工程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兼顾农业用水和人畜用水的原则,优先考虑社会需求,以兴建小型蓄排水工程为主。在具体做局部地区的规划方案时,较优的有3种类型4种布局方案:(1)旱地集中区农用水利工程布局;(2)旱地集中区农用水利工程与道路配套布局;(3)农户性畜用水利工程布局;(4)灌排和农户人畜兼顾型水利工程布局。此外,转变喀斯特山区农民的用水观念,构建利水型农业和利水型社会,实现人—土地和水—环境的协调统一,应是各级政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柳锦森  葛霖 《农业工程》2014,4(1):81-86
为探索丘陵区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概况,以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选取了10个评价指标因子,借助SPSS分析了研究区21个乡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水平。结果表明,荣昌县各乡镇土地利益经济效益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县城所在地是全县土地利益经济效最高的区域;高效和较高效益区域主要位于荣昌县中下部,而上部及边缘处土地经济效益较低。乡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受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点轴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 “一枝才谢一枝妍,自是春工不与闲”。月季四季开花,争艳不息,枝翠苞红,尤惹人爱。欲使月季多开花,要掌握它的习性,在管理上下功夫。 月季花大花多,需肥多,故宜多施肥料,在萌芽前应施足有机肥。对于盆栽月季,应在早春换盆一次,盆土配方为:壤土:腐叶土:腐熟粪:砂土为5:2:2:1,再加入少量菜饼,将其拌匀。以后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追肥可用饼肥加磷肥沤制的液肥兑水浇施,特别5月盛花后,应及时施肥,以促夏、秋开花。  相似文献   
7.
周密  葛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5,(16):300-302
为打破新时期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发展所面临的用地瓶颈,实现农村闲置土地开发整理效益最大化,分析了喀斯特山区农村闲 置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喀斯特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地力因素、地形因素、农业基础设施类3个二级指标层和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坡度、垦殖率、交通条件等8个指标因子建立了3层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相对准则层及目标层的指标权重.构建的3层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喀斯特山区今后开展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选,计算出各计划项目可行性的综合得分,按照高分优先的原则进行开发整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喀斯特山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废弃宅基地的复垦力度正逐年加大,然而对农村宅基地复垦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却没有明确的规范。该文通过对重庆市开县九龙山镇54个复垦点进行调查研究,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工程单个片块复垦面积小、分布零散等特点,探讨了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中房屋拆迁工程措施、废渣处理技术及田块土方平衡工程的关键技术。认为:①废弃宅基地的拆除应分类型、分步骤完成,对拆除的砖、条石等可利用材料要根据复垦工程的设计情况加以利用;②拆除产生的废渣一般按照4种方式进行处理,即石渣填膛、新修道路垫层、铺设田间道及周边掩埋措施;③土方平衡工程中的供土源解决方式主要通过土墙供土、压实土的深翻、片块内附属用地客土及片块外客土4种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的变化规律,选择了重庆市3种地貌区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土地综合整治的单项和综合效益。结果显示,3个村域综合效益评价值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其值依次为0.739 1、0.699 4和0.160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值也呈现出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则表现为大柱村>天子村>大泉村。不同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不一样,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0.
孙全福  葛霖 《农业工程》2015,5(1):44-47
喀斯特作为我国特殊的地质地貌,其区域内多发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三农”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喀斯特高原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基础上,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大南山小学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例,阐述了研究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及其治理概况。喀斯特高原区滑坡治理措施包括截排水系统和抗滑、阻挡系统两类,工程措施主要有截排水沟、抗滑桩及挡土墙3种;崩塌主要采取清理和加固。喀斯特高原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高发性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密切相关。最终结合喀斯特高原区实际,从预防和治理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两方面出发,提出加强区域地质灾害巡排查力度、加大对设计可行性的论证及结合退耕还林等政策减少诱发地质灾害因素的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