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主产区烟叶的配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贵州主产区典型中部烟叶两两间的配伍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配伍性较好或好的组合有BE、BF、AB、BC、A1B3、A1E3、B1C3、B1F3、C1F3、E1F3、A3B1、A3C1、A3E1、A3F1、B3E1、B3F1、C3F1。单个产区烟叶配伍性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B、A、E、C、D。从配伍性结果看,单产区的感官评吸分数高的烟叶其配伍性不一定好,而单产区感官评吸分数低的烟叶其配伍性不一定差,通过对组合比例的变化,可获得配伍性较好的组合,弥补单一产区烟叶的缺陷,可实现两两产区的质量互补。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烟叶原料使用范围,提高卷烟原料的使用价值,通过在打叶复烤线对烟叶进行叶基和叶身段分切后单独加工,并与全叶加工作对比,分析加工后烟叶的加工质量指标、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叶身分切后加工可有效降低叶中含梗率、提高成品大中片率;叶基化学成分与叶身和全叶存在一定差异,叶身分切后加工的片烟烟碱含量较全叶略低;叶身分切后加工的烟叶感官质量较全叶和叶基好。  相似文献   
3.
海拔、移栽期、打顶方式对翠碧一号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省不同海拔区域不同移栽期和打顶方式对‘翠碧一号’烟叶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烟叶生长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m海拔区域,随着移栽期和打顶期推迟,烟株生育期缩短、株高增加、发病率上升、产质量下降、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下降;在650 m海拔区域,随着移栽期和打顶期推迟,烟株生育期缩短,农艺性状变化不显著,发病率变化不明显,产值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在福建省250 m海拔区域,‘翠碧一号’应提前移栽(1月10日)、初花打顶(10%中心花开发);而在福建省650 m海拔区域,‘翠碧一号’应中期移栽(2月4日)、盛花打顶(40%中心花开发)。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烟叶配方打叶后片烟的常规化学成分、主要中性致香成分和评吸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烟叶主要评吸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有总糖、还原糖和总植物碱,与香气质、香气量呈正相关;中性致香成分对感官评吸7个指标中仅对吃味、灰色略有负面影响,对其余5个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总分)均为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福建永安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7—2011年福建永安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表明:(1)福建永安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翠碧一号(CB-1)整体表现为高糖、中碱、高钾的特征,K326整体表现为中糖、中碱、高钾的特征,两个品种主要化学指标总体较适宜;(2)从主要化学成分变异看,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氮碱比变异相对较小,氯、糖碱比、钾氯比变异相对较大;(3)在烟叶品种选择上,应以翠碧一号(CB-1)为主,K326为辅,并采取可行措施,以保证其年度间和不同生产区域内烟叶生产的均衡性;种植K326品种,还应控制其上部烟叶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7.
密集烤房优化升级改造对烤后烟叶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进密集烤房散热系统的使用材质和设计结构,成本低廉、取材方便、经久耐用的耐火材料或陶火管散热系统被使用并对供热系统风机进行优化,与钢质材料散热系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耐火材料散热器并风机系统优化的密集烤房供热排湿性能明显提高,换热效率增加1%左右,升温速度提高1.17℃/h和烘烤后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公顷产值、均价分别提高了2.82%、392.24元、1元/kg,且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烤烟打叶复烤加工对成品片烟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烤烟打叶复烤加工与成品片烟结构的关系,利用电脑信息系统自动采集了160个设备参数,检测相应的成品片烟结构,进行简单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二润温度水分与打叶强度和冷却温度、二润加水量与回潮四区、一润筒驱动与干燥回潮冷却风机温度均有很强的相关性;润叶工段、打叶风分工段、复烤干燥工段与成品片烟结构均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具体表现为:①一二润“润透率”与大片率、小片率、碎片率、碎末率、叶中含梗率负相关,与中片率正相关;②打叶风分工段强度与大片率、碎片率、碎末率负相关,与中片率正相关;③干燥回潮冷却风机温度、冷区温度与大片率正相关,与中片率、叶中含梗率负相关,复烤干燥前片烟水分与大片率正相关、中片率负相关,回潮四区排潮与小片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收时期对烤烟成熟度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3个采收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下部叶推迟2d采收,中部叶推迟3d采收,上部叶推迟4d采收对烤烟产质量影响最大,可有效降低烤后烟叶总糖、糖碱比以及氮碱比;可显著提高中部叶中性香气物质成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棕色化反应产物类、新植二烯含量,其中提高幅度分别为18.02%、17.73%、7.82%、9.85%;烤后烟叶成熟度好,油分足,结构疏松,烟叶充分成熟无青杂烟出现,产量与均价均有所增加。因此,通过适当推迟采收可以提高烟叶成熟度,协调烤烟内部化学成分含量,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河南浓香型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在河南省叶县浓香型烟叶种植基地,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生产采收成熟度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成熟度采收(提前5 d,推迟5、10、15 d)对河南浓香型上部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采收成熟度相比,适当延迟采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部烟叶的成熟采收表征及外观质量,部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也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内在感官品质则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以推迟5 d处理的烟叶内在感官品质最佳;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推迟,上部烟叶产量和产值都显著降低;单叶重有随着采收时间推迟显著降低的趋势,而上等烟比例则随着采收时间推迟呈现先显著增加又显著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在河南浓香型烟区,其上部烟叶在常规采收成熟度的基础上推迟5 d采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