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寻找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高亲和力白细胞介素(IL)-8受体A(CXCR-1)基因与AS发病相关的遗传和免疫分子基础.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分析方法,分析和寻找ASCXCR-1的外显子、交界区与启动子序列中结构特点、可能与疾病相关的突变点,并对突变所致的氨基酸改变的疏水性、保守性和进化距离进行分析.结果 在AS-家系的6例AS患者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未知突变"Arg192Gly",第192位氨基酸在物种间高度保守,精氨酸和甘氨酸的疏水性和进化距离均有差异.结论 AS患者CXCR-1(Arg192Gly)突变可能参与AS遗传和免疫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986年南通市73名百岁老人的临床综合调查结果。男性11名,女性62名,男女比例为1∶5.64。年龄100~106岁,平均101.8岁。几乎全部世居农村,常年从事适度的体力劳动,膳食以低脂、低热量,新鲜蔬菜为主;94.5%性格温和、善良、乐观、家庭和睦,53.4%有高龄家族史;一生中很少就医用药。19名作了头发中铜、锌微量元素测定,其铜/锌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1名作了姐妹染色体互换频率检查,结果较对照组为低(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AS伴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AS伴葡萄膜炎患者平均年龄(34.994±8.28)岁,其中男性占85.37%,HLA-B27阳性率为87.80%,葡萄膜炎评分(5.56±2.04)分。经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药物及眼科局部用药后,患者葡萄膜炎症状缓解,视力提高,眼部炎症消失,腰痛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和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伴发葡萄膜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单侧受累为主,大部分患者HLA-B27阳性,及时有效治疗疗效确切,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益赛普治疗携带HLA—B27基因的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HLA—B27阳性uSpA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36例应用生物制剂益赛普25mg/次,每周2次皮下注射,联合传统治疗方案慢作用改善病情药物+非甾类抗炎药(甲氨蝶呤10mg/周+美洛昔康7.5mg/d)治疗;对照组20例使用传统治疗方案,同等剂量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疗程12周,记录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疾病功能指数(BASFA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使用益赛普治疗1周,12周后患者的脊柱痛与夜间痛程度均明显改善,BASFAI、血沉、CRP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达到疗效20%、50%、70%改善的患者分别为34例(94.4%)、32例(88.9%)、29例(80.6%),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部位反应。结论益赛普治疗HLA—B27阳性uSpA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介绍     
安富牛黄丸处方来源安宫牛黄丸为我国珍贵的成药之一。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方.它与紫雪散、局方至宝丹,被医家称之为温病“三宝”,而安宫牛黄丸则居于首位.处方剖析安宫牛黄丸是由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山栀子、硃砂、冰片、麝香、珍珠共11味药组成.吴氏在“万氏牛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清热解毒的犀角,镇心安神的珍珠,芳香开窍的麝香、冰片,化痰解毒的明雄之后,使其成为芳香化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神.故对温  相似文献   
6.
浓缩丸是成方制剂的一种,是在汤剂、蜜丸、水丸等传统制剂的基础上发展的.它是用中草药浸膏和细粉加适宜辅料泛制而成.具有用量小,有效成分高,用药安全,服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适合农村大队合作医疗站生产、使用的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toll样受体(TLR)4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 方法 检索在2007年2月前在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中英文献.用RevMan 4.2对纳入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合并效应量、功效、异质性及发表偏倚. 结果 共纳入4篇有关Asp299Gly多态位点和3篇Thr399Ile多态位点的病例对照研究.未发现异质性及发表偏倚,合并后功效在80%左右.Asp299Gly位点合并效应量OR=0.94(95%CI:0.66~1.35),Thr399Ile位点合并效应量OR=1.08(95%CI:0.70~1.65). 结论 TLR4基因不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综合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家系的全基因组扫描基因定位的结果,探讨进一步研究和确定AS的遗传易感位点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采用基因组寻证荟萃分析(genome search meta analysis,GSMA)法,对符合该方法分析的4个AS家系的全基因组扫描结果包括参数连锁分析和非参数连锁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连锁分析的最大值被赋值并按降序排列,从而计算出总的等级分值(Rsumrnk).根据每个研究的受累个体数进行加权GSMA对结果进行修正.本研究共有479个家系,1151例AS患者.总的等级分析概率(Psumrnk)和有序的等级分析概率(Pord)<0.05被认为可能含有易感区域;GSMA Psumrnk<0.000417时,被认为在全基因组连锁中有显著意义.结果 GSMA显示10组结果的Psumrnk和Pord均小于0.05,表明这些组内最可能含有AS的易感基因位点,这些组分别是6.2、16.3、6.1、3.3、6.3、16.4、10.5、17.1、2.5、2.9.GSMA生成的具有显著意义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的证据位于6p22.3-p21.1(BIN6.2,Psumrnk<0.000417),包含HLA位点.结论 本GSMA研究进一步证实了HLA位点是AS的主要易感区域,并初步提供非HLA区域包括16 q,3 p,10 q,2 p,17 p和2 q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染料法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及亚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已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液标本43例和体检健康者血液标本56例,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HLA-B27基因,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染料法检测HLA-B27基因及分型。结果流式细胞法检测43例AS患者中40例阳性(93.02%),荧光定量PCR染料法检测39例阳性(90.70%),两者符合率为97.50%。39例HLA-B27者中B2704亚型者有32例(82.05%),B2705亚型者有7例(17.95%)。结论荧光定量PCR染料法检测HLAB27基因准确率高,与流式细胞法有高度一致性,同时还能检测HLA-B27基因亚型,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新的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性指数(ASDAS)在中国的AS患者中的辨别能力,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AS患者129例,分别为参加依那西普临床试验的活动期AS患者(87例)和使用类克治疗的AS患者(42例).分别以4个ASDAS、毕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1)及患者总体评价来评价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水平和治疗效果.计算标准化的均数差(SMD)分析指标的辨别能力,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与一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无论是基线水平还是治疗6周后的变化程度,4个新的ASDAS均与患者总体评价(r=0.56~0.74)、红细胞沉降率(ESR)(r=0.50~0.80)及C反应蛋白(CRP)(r=0.50~0.69)有较好的相关性.4个ASDAS对AS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水平及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程度的辨别能力均优于BASDA1、患者总体评价、ESR和CRP.4个ASD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的ASDAS用于评价我国AS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和药物疗效有较高的辨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