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患者,男性,19岁,主因骶尾部肿物手术后1年,进行性增大3个月以“骶骨肿瘤术后”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图1)行“骶骨肿瘤刮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骶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入本院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治疗高龄老人腰椎退变性滑脱所致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O年4月~2013年8月2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所致腰痛的高龄老人,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实施治疗,对比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61±1.22)分,功能障碍指数(OO!)为(53.12±3.32)分: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后1周内均带护腰支具下地活动,下地后术前腰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后2周伤口甲级愈合并拆线。术后1周VAS为(2.30±0.98)分,0DI为(7.64±1.23)分;平均手术时间130分钟,平均出血量110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时VAS为(2.12±1.33)分,ODI为(8.46±2.20)分。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腰椎退变性滑脱所致腰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切取胭绳肌肌腱的安全区和安全角度。方法选择膝关节标本15例,分离出隐神经及分支。以髌韧带内缘在髌骨下极水平处定为点B,以髌韧带内缘在胫骨结节的止点处定为点A,以A、B点的中点定为点C。分别测量点A和点C至隐神经、髌下神经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出手术安全区范围和切口角度。结果切取胴绳肌肌腱时,在点A(胫骨结节)水平上为同时避免损伤隐神经和髌下神经切口位置必须在点A内侧3.4—5.9cm,切口安全角度为50°。结论在切取半腱肌股薄肌时膝关节屈曲90°、切口在胫骨结节内侧3.4—5.9cm、切口角度50°可避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对5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在治疗开始时、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整个疗程结束时都对患者进行腰椎活动度、压痛点、双下肢运动感觉、肌力、神经反射的检查并记录,填写《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表》,根据分值的变化对疗效进行评估。50例患者均完成了20次治疗。结果 50例患者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平均分从治疗前的24.64分,变为治疗1周后13.12分,治疗2周后11.74分,治疗4周后9.70分,治疗结束后9.22分。治疗有效率为86%。将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的分值换算为功能障碍指数(CODI)后,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CODI降低的人数逐渐增多。随访50例患者,得到其中36人完整资料,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平均分为5.75分。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恢复良好,效果优。  相似文献   
6.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5岁,因右足跟胀痛3个月就诊。患者于住院前1个月曾因右足跟胀痛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术见异常,现手术伤口已愈合。住院查体:右足跟明显肿胀,跟骨结节下纵向手术切口瘢痕,已愈合。可触及足跟下外侧波动感,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50岁以上腰椎间盘病变引起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进行评分,并于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6周后分别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评分,以此评定疗效。结果24例患者治疗前综合评分平均值为10.5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综合评分值逐渐升高,结束时为19.08分,有效率为91.6%。随访6个月后,评分值仍在继续升高,分值为20.33分,维持在或好于治疗结束时的患者为22例占本组的91.6%,有复发趋势的2例占总治疗人数的8.3%。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对于50岁以上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腰腿痛是一种全新、舒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住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5医院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12例军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1例,年龄19-53岁。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8-14周。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平均评分为92分,其中优90-100分,共10例;良80-90分,共2例,优良率为96.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术式,有骨折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8年4月~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加可吸收软骨固定钉内固定治疗24例桡骨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22例,女2例,年龄18~32岁,平均23岁.Mason分型:Ⅱ型19例,Ⅲ型5例.致伤原因:运动中损伤18例,跌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就诊时间2 h~7 d,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