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球囊导管损伤大鼠一侧颈总动脉,7天后体外培养受损血管的中膜平滑肌细胞,以损伤侧血管细胞为实验组,以对侧正常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为对照组;采用-αactin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在细胞的培养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作用24 h,然后采用5-溴-2脱氧尿苷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体外培养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性(与对照组比较,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可以显著抑制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特征(组间比较,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有望用于治疗平滑肌细胞增殖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增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是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性的重要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标志物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危险预测标志。本研究主要探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及血清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D40-CD40L表达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予高脂饲养16wk及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4组:P组(普伐他汀)、A组(阿司匹林)、A+P组(联合用药)与N组(不用药),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wk。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各组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CD40L表达、MMP-1、胶原及脂质含量变化,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分析2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机制。结果:用药各组兔腹主动脉斑块内CD40-CD40L表达较N组显著受抑,普伐他汀作用更显著(P组和A+P组均P<0.01);同时各用药组MMP-1的表达、IMT增厚及CRP增高较N组均得到明显抑制(P<0.01),P组和A+P组较N组斑块内脂质显著减少(P<0.01),胶原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都可抑制斑块CD40-CD40L系统的表达,促进斑块的稳定性。普伐他汀促进斑块稳定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5.
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成为冠状动脉进行性粥样硬化导致严重心绞痛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胸痛,提高生活质量,在某些病例可延长预期寿命。由于CABG在大多数病例的疗效十分显著,选择CABG治疗的指征已大大放宽,其中包括中度心绞痛、有严重心衰或其他心功能不全以及年龄更大、的病人。由于CABG手术对象包括了大量的、不同种的病人,产生的治疗效果也相当令人困惑。在一些大型研究中发现没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左卡尼汀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尼汀组同时给予5%GS250 ml加左卡尼汀3 g静脉滴注,1次/d,共15 d,然后口服左卡尼汀1 g/次,2次/d,共15 d.结果 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总有效率为84.0%,显著优于对照组60.0%(P<0.05),左室收缩功能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早期出现易疲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常是骨骼肌疲劳的早期表现。因此提出假设:骨骼肌组成与代谢中的改变是否会促使这些症状的产生,该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方法 分析了20例不同年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心衰患者腓肠肌肌浆球蛋白的重链(MHC)组成。患者平均年龄为(59.2±7.2)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体内转染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对损伤后血管内膜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2F球囊导管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后,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pcDNA3、1(-)组和pcDNA3.1-eNOS组,分别以PBS、脂质体Fugene 6介导pcDNA3.1(-)和pcDNA3.1-eNOS体内转染至损伤后血管段,2周后对转染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行RT-PCR鉴定eNOS基因mRNA表达;转染1个月和2个月后对各组颈总动脉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新生内膜面积(1)、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值(I/M).结果 pcDNA3.1-eNOS体内转染组的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效表达eNOS基因mRNA.转染后1个月和2个月,eNOS基因体内转染组血管新生内膜面积、I/M比值均比PBS对照组、空载体pcDNA3.1(-)转染组显著减少(0.01).结论 eNOS基因体内转染损伤后动脉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新生,防止损伤后血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10.
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的凋亡及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为深入研究随增龄而发生的免疫功能变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 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老年鼠 PBL凋亡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bcl- 2 ,bcl- xl,bax基因表达的变化 ;以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NK杀伤实验判断淋巴细胞功能 ;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较青年鼠高 (P<0 .0 1 ) ,bcl- 2及 bcl- xl表达下降 ,而 bax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老年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降低 ,CD8阳性细胞明显降低 ,脾脏细胞对 NK靶细胞杀伤能力降低。结论 老年鼠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原因可能与老年鼠的 PBL凋亡增加有关 ,调控衰老过程中 PBL凋亡可能是减缓老年人免疫力降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