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探讨没食子酸与环丙沙星联用对小鼠慢性鼻-鼻窦炎模型(CRS)的作用。收集难治性CRS患者鼻黏膜样本,分离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构建小鼠CRS模型,没食子酸(GA)与环丙沙星(CIP)单独或联合灌胃治疗,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的表达、试剂盒检测SOD活性、MDA及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中TNF-α、IL-6、IL-8、IκB及NF-κB p65的表达。结果显示,GA与CIP可显著降低CRS小鼠TNF-α、IL-6、IL-8、MDA、ROS及NF-κB p65的含量,增加SOD活性及IκB的表达,且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结果说明,GA与CIP联用治疗CRS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TNF-α、IL-6、IL-8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机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鼻痒、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头痛、嗅觉减退等〔1〕。AR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3%~12%〔2〕。研究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VT1对变应性鼻炎(AR)进展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24只BALB/c小鼠,其中6只作为对照组,余18只采用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建立AR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模型组、AR+NC组(尾静脉注射空载体慢病毒)、AR+shPVT1组(尾静脉注射LncRNA PVT1干扰载体慢病毒),每组6只。采用行为学评分评估各组小鼠过敏症状;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LncRNA PVT1、miR-149-5p和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HI3L1蛋白表达;ELISA分析各组小鼠血清IgE、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构建LncRNA PVT1和CHI3L1的野生型(WT)和突变型(MT)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单独或同时与miR-149-5p mimic共转染293T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并计算各组细胞荧光素酶相对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AR+shPVT1组小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血清中IgE、IL-5和TNF-α水平降低;鼻黏膜组织中LncRNA PVT1 mRNA表达水平降低,miR-149-5p mRNA表达水平升高,CHI3L1 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鼻黏膜组织炎症反应减轻。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LncRNA PVT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9-5p,上调miR-149-5p靶基因CHI3L1的表达。结论 在AR模型小鼠中异常高表达的LncRNA PVT1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作用抑制miR-149-5p表达而上调CHI3L1的表达,引发小鼠鼻黏膜组织的炎性症状并促进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联合顺铂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采用MTT及细胞活力检测单独LY294002处理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并且观察LY294002联合顺铂对HEP-2细胞产生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检测LY294002联合顺铂对HEP-2细胞内自噬特异性标志蛋白LC3B表达的诱导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Y294002联合顺铂处理HEP-2细胞后相关自噬因子的表达。结果:单独LY294002对喉癌HEP-2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而1μg/ml顺铂联合2μg/ml LY294002可显著增强顺铂杀伤HEP-2细胞的效能,并且明显刺激LC3B的表达。RT-qPCR结果显示,1μg/ml顺铂联合2μg/ml LY294002作用显著升高细胞中自噬标志物ATG3、ATG4A、ATG4B、ATG4C、ATG5和ATG7 mRNA的表达。结论:顺铂联合LY294002可能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抑制喉癌HEP-2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miR-155-5p异常表达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小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及机制,将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成6组:A.对照组(Control)、B.模型组(AR)、C.miR-155-5p空载对照组(AR+Vector)、D.miR-155-5p过表达组(AR+miR-155-5p)、E.miR-155-5p阴性对照组(AR+NC)、F.miR-155-5p沉默组(AR+抗miR-155-5p抗体)。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诱导建立AR小鼠模型,鼻腔内给予miR-155-5p过表达或沉默慢病毒进行干预。实验末对各组小鼠过敏症状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鼻黏膜组织中miR-155-5p、Foxp3、RORγt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gE及炎性因子TGF-β1、IL-10、IL-17A、IL-6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和Th17百分比。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鼻炎症状评分明显增加,Foxp3、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gE、IL-17A、IL-6及Th17百分比显著上升,TGF-β1、IL-10及Treg百分比明显降低。MiR-155-5p过表达加重模型组小鼠鼻炎症状,同时促进IgE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而miR-155-5p沉默后Treg/Th17免疫失衡得到缓解,小鼠鼻炎症状评分显著下降。MiR-155-5p可以显著加重AR小鼠的鼻炎症状,可能与影响Foxp3、RORγt表达,调节Treg/Th17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