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承平  郭慧敏 《人民军医》2007,50(4):247-247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呋氧粉糊剂(呋喃西林和氧化锌)治疗脓疱疮1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锌指转录因子Sna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胃癌组织中Snai1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邻近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不含靶向作用于Snai1的siRNA的空质粒,转染组转染靶向作用于Snai1的siRNA.转染结束后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Snai1表达阳性率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高(58.5%比0.0%,P<0.001),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43.1%比100.0%,P<0.001).Snai1阳性和阴性的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9% (11/38)、63.0%(17/27).Snai1阳性的胃癌患者较Snai1阴性的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78.9%比40.7%,P<0.001).体外细胞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Snai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 Snai1可通过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胃癌发生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17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随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的特点,为儿童青少年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屈光度数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64例104眼,应用IOL master及Cirrus HD OCT分别对64例研究对象进行眼轴及以视盘为中心、直径为3.46 mm圆周的RNFL厚度测量,分别得出各组平均、各象限、各钟点RNFL厚度,研究儿童青少年RNFL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结果S、I、1:00、5:00、6:00、12:00 RNFL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呈负相关(P<0.05),2:00、7:00 RNFL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P<0.05)。结论 S、I、1:00、5:00、6:00、12:00位RNFL厚度变薄,与眼轴和屈光度呈负相关。在对近视眼进行RNFL厚度测量时,发现有异常RNFL厚度变化时,应该考虑到屈光度和眼轴的影响,综合评价其临床意义,以免造成对青光眼的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4-羟基-2-(1H-吡唑-1-基)嘧啶-5-甲酸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1-脒基吡唑盐酸盐和乙氧基甲叉基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在三乙胺催化下环合得到中间体4-羟基-2-(1H-吡唑-1-基)嘧啶-5-甲酸乙酯,再经过氢氧化锂在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中水解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经MS、1H-NMR确证了结构,质量分数为99.5%,本合成工艺的总收率为87%。结论该合成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产率和纯度较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6.
FLT3属型受体酪氨酸酪激酶成员,对造血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常带有FLT3突变,其中内部串联重复(FLTE-ITD)约占成人急性AML20%,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点突变约占7.7%,常位于D835及其附近。关于FLT3D835/I836缺失突变国外偶见报道[1],国内尚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济源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9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9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枕后位组胎吸或产钳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适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患者,25岁,因宫内孕38”周,阴道流水3天,于2004年1月28日3:00入院。既往健康,孕1产0。查体:T36.8℃,P102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围98cm,宫高31cm,胎心138次/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使用8字环辅助牵引的效果及安全性,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间,因胃部病变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8字环辅助牵引下ESD治疗的总共13例病例(共15处病灶)纳入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3例均成功完成8字环辅助牵引下ESD,中位手术时间56 min,单位时间切除面积(0.20±0.02)cm2/min,病灶整块切除率93.3%(14/15),完全切除率80.0%(12/15),治愈性切除率80.0%(12/15),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无迟发性出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初步结果提示,8字环辅助牵引作为一种新型内牵引技术,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提高剥离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使用复方黄连素油剂患者皮肤异常发生情况。方法:选择100例进行穴位贴敷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穴位贴敷后不给任何处理,观察组患者穴位贴敷后给予复方黄连素油剂涂擦。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皮肤有无发红、破损及起水泡等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穴位贴敷后使用复方黄连素油剂贴敷的情况下皮肤发红、水泡、破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后采用复方黄连素油剂涂擦对对预防皮肤发生发红、水泡、破损效果良好,简单操作,适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