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调节性T细胞是一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研究显示其改变与IBD的发病密切相关。目的:观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纳入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各31例,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简化CD活动指数(CDAI)和临床活动度指数(CAI)评估CD和UC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同时检测ESR和血清CRP水平。结果:CD和U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分别与简化CDAI评分和CAI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ESR和血清CRP水平之间则无明显相关性。活动期CD和UC患者的ESR和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R和CRP与疾病活动度评分之间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是IBD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该院经普通内镜、超声内镜(EUS)、CT诊断为上消化道SMT并接受STER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变起源、大小、病理、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2例上消化道SMT,24例来源于固有肌层,8例来源于黏膜下层,单瘤体31例,双瘤体1例,均由STER完整切除,切除成功率100.0%。肿瘤直径0.60~2.50 cm,平均1.24 cm。手术时间(黏膜切开至手术切口缝合完毕)20.00~120.00 min,平均41.60 min。术中使用钛夹4~20枚,平均5.9枚。术后病理:平滑肌瘤26例次,胃肠道间质瘤5例次,神经鞘瘤1例次,脂肪瘤1例次。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气胸1例,胸骨后疼痛21例,无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瘘和继发性胸腹腔感染发生。结论 STE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SMT的方法,可完整切除病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Th17细胞是一类能特异性产生白细胞介素-17(IL-17)的CD4~+T细胞亚群,研究显示其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IB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纳入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53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28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实时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7 mRNA表达水平。结果: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活动期又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BMC中IL-17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活动期与缓解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h17细胞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对临床疾病活动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治彬  王轶  刘雪平  于成功 《胃肠病学》2009,14(11):656-660
免疫调节异常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Freg)是一种免疫调节细胞,可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目的:观察中药溃克灵对结肠炎模型大鼠CD4^+CD25^+Treg的影响,探讨其治疗IBD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采用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结肠炎急性期和缓解期分批处死大鼠。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CD4^+T比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U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并行结肠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学表现显著改善。结肠炎急性期.结肠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CD4^+CD25^+Treg/CD4CF比例、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结肠炎模型组(P〈0.05)。结肠炎缓解期.结肠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CD4^+CD25^+Treg/CD4^+T比例和结肠组织学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肠炎急性期和缓解期各组血清TGF—B1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溃克灵对大鼠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上调CD4^+CD25^+Treg、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5.
报道一例结肠血管瘤并出血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肠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典型症状为间歇性便血,易被误诊为痔疮或炎症性肠病等,确诊主要依赖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原则上均需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羟尼酮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羟尼酮(100 mg/kg)组12只、羟尼酮(250 mg/kg)组12只、吡非尼酮(250 mg/kg)组12只,采用CCl4皮下注射进行肝纤维化造模,羟尼酮、吡非尼酮予以灌胃给药,处死大鼠后,留取血清检测肝功能,利用肝脏组织检测羟脯氨酸的含量,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Sirius Red染色,对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将人肝星状细胞系LX-2分组:对照组、TGF-β1组、羟尼酮组、吡非尼酮组,经过TGF-β1刺激和羟尼酮、吡非尼酮处理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α-SMA、I型胶原蛋白和磷酸化Smad3、磷酸化p38、磷酸化Erk1/2、磷酸化Akt等磷酸化蛋白。 结果 动物实验显示羟尼酮组大鼠肝功能值有改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实验发现随羟尼酮浓度的增高,ɑ-SMA和I型collage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GF-β1刺激细胞后,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Smad3、P38、ERK、Akt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相同作用时间下,羟尼酮组细胞TGF-β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低于TGF-β1组细胞(P<0.05)。结论 羟尼酮可抑制TGF-β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磷酸化,从而阻止TGF-β1介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可能是其缓解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蛋白水平(Hs—CRP)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12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动脉硬化组(AS)和非As组,所有患者均测量baPWV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组的Hs—CRP及baPWV明显高于非AS组,且血尿酸(SUA)与baPWV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高Hs—CRP水平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