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一个大样本从血清流行病学(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CMV的IgG抗体)和分子生物学(PCR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CMV特异性基因)方面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检测CMV感染对内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中CMV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分别为82.2%和61.0%,P=0.02);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HCMV基因出现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管组织(13/15和2/7,P=0.01);CMV感染还可上调内皮细胞:ECV-304表达MCP-1。结论:CMV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生,这可能与CMV上调内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重组RGD肽水蛭素对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共62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6)、安慰剂组 (n=18)以及RGD肽水蛭素治疗组(n=36) ,后者根据所用RGD肽水蛭素剂量进一步分为1mg/kg和5mg/kg体质量2个亚组 ,每组各18只。RGD肽水蛭素于建模当日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给药 ,以注射生理盐水做为安慰剂。分别采用病理切片、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微粒子测量技术 ,观察各组大鼠心肌内微血栓和微梗死形成 ,以及心功能和心肌局部血流量变化的情况 ;采用免疫组化和RT -PCR的方法观察心肌组织内IL -18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 ,1mg/kg/d及5mg/kg/d的RGD肽水蛭素可显著减少大鼠心肌内微栓塞数量以及局部梗死面积 (P<0.01) ,同时大鼠心功能LVEF和心肌局部血流量也明显得到改善 ;RGD肽水蛭素也显著下调大鼠心肌组织内IL -18蛋白和mRNA的表达 (P<0.05)。结论RGD肽水蛭素能明显改善大鼠因微栓塞所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 ,可作为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的重要药物。其中抑制IL -18的分泌表达 ,可能是RGD肽水蛭素抗炎改善冠脉微循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 μg/L)和rhIL-4(20 μg/L)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DC与100 mg/L天然的或氧化修饰的LDL孵育72 h后,采用透射电镜和尼罗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40,CD86,HLA-DR),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FITC-dextran检测DC吞噬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h1/Th2 (IL-12/IL-2)细胞因子的浓度。 结果: ox-LDL可诱导DC形成泡沫细胞,而天然的LDL无此作用。经ox-LDL处理的DC吞噬作用明显弱于天然的LDL,而对T细胞增殖作用却明显强于天然的LDL;可明显上调CD80(72.4±9.6 vs 89.5±10.1, P<0.01), CD86(67.2±8.8 vs 80.2±11.6, P<0.01), HLA-DR(80.6±9.8 vs 86.6±10.8, P<0.01) 和CD1a(40.2±10.3 vs 60.2±9.3, P<0.01)的表达,明显促进DC细胞因子IL-12[(44.3±8.9)ng/L vs (65.1±10.4)ng/L, P<0.05]的分泌,但却降低IL-2[(43.6±7.8)ng/L vs (10.0±4.5)ng/L, P<0.01]。 结论: DC可通过摄取ox-LDL形成泡沫细胞,而后者与成熟DC的功能相似,说明DC可能是泡沫细胞新的来源,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病理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CVB3-VP1基因免疫诱导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应答及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表达柯萨奇病毒B3(CVB3)主要包膜蛋白VP1的基因疫苗 ,并研究该疫苗诱导CVB3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的作用。方法 :抽提CVB3RNA ,以RT PCR扩增VP1基因 ,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中 ,构建质粒pcDNA3 VP1。将该质粒转染Hela细胞 ,观察其表达情况 ;以 5 0 μgpcDNA3 VP1质粒DNA肌注免疫BALB/c小鼠 3次 ,检测CVB3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间隔 4wk以 5×LD50 的CVB3攻击小鼠 ,观察攻击后小鼠的存活情况。结果 :构建了重组质粒 pcDNA3 VP1,并在体外获得有效表达。以该质粒肌肉免疫BALB/c小鼠 ,可诱生高水平的IgM和IgG ,VP1多肽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CTL活性均显著高于 pcDNA3免疫的对照组。病毒攻击试验表明 ,pcDNA3 VP1免疫组33.3%小鼠可长期存活 ,其心肌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 ;而对照小鼠平均仅存活 6 .7d ,心肌显示大量的局灶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pcDNA3 VP1免疫可诱生CVB3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保护免疫小鼠抵抗CVB3的致死性攻击  相似文献   
5.
肺炎衣原体抗体IgA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炎症对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6 2 8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粥样硬化组 (4 33例 )和非冠脉粥样硬化组 (195例 ) ,记录两组基线临床资料 ,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A及高敏的C反应蛋白 (CRP)。 2 6 1例冠脉内放置支架的患者分为感染组 (89例 )和非感染组 (172例 ) ,随访半年 ,再次冠脉造影检查 ,测量支架内管腔丢失率。结果 :冠脉粥样硬化组肺炎衣原体抗体IgA的阳性率及滴度均高于无冠脉粥样硬化组 (4 8.32 %∶2 6 .10 % ;1.31± 1.19∶0 .92± 1.12 ) ;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34.6 7± 3.2 4 )mg/L∶(2 3.2 2± 3.2 7)mg/L],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肺炎衣原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2 7.0 %、2 1.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再狭窄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者 [(36 .13± 4 .0 4 )mg/L∶(16 .5 1± 3.92 )mg/L]。 结论 :血清抗肺炎衣原体抗体IgA阳性与冠脉粥样硬化相关 ,但不能预示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而CRP与冠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发生均相关 ,提示炎症反应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在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中均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CVB3-VP1 siRNA对CVB3复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柯萨奇B组病毒3型衣壳蛋白1(CVB3-VP1)特征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CVB3复制及VP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CVB3VP1基因的序列及其结构特征,设计并用化学方法合成小于扰RNA(siRNA).以CVB3感染HeLa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以siRNA转染HeLa细胞.48 h后,观察细胞病变的程度,用TCID5o法测定病毒滴度,免疫荧光法测定CVB3-VP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CVB3-RNA的水平.结果:化学合成的4对针对CVB3-VP1的siRNA,发现其中有两对(VP1-1、VP1-2)对CVB3的复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VP1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细胞病变的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CVB3-VP1siRNA可有效地抑制CVB3在HeLa细胞中的复制及表达VP1.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特异性的CVB3-VP1 siRNA对CVB3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方法 CVB3感染HeLa细胞,利用脂质体介导将CVB3-VP1siRNA转染He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CVB3-VP1 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CVB3-V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60pmol/LCVB3-VP1 siRNA是抑制CVB3 RNA及VP1表达的最佳剂量;在转染后的48h,siRNA对CVB3-VP1的抑制作用达到最佳状态。结论 特异性的CVB3-VP1 siRNA对CVB3-VP1蛋白表达水平及CVB3-RNA复制水平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效关系,转染后48h呈现出完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在监测颅脑损伤患儿的脑电活动和睡眠周期中的应用,进一步为颅脑损伤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胎龄为25~34周的颅脑损伤早产儿41例和同胎龄段、无颅脑疾病且符合排除标准的早产儿22例,所有患儿出生后1周内均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和a EEG监测。依据胎龄不同将63例患儿分为A组(25~32周)和B组(33~34周),然后根据颅脑超声结果将A、B 2组患儿分别分为实验组(颅脑损伤早产儿)和对照组(无颅脑疾病早产儿),比较各组患儿的aEEG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 2组中实验组aEEG振幅正常患儿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振幅重度异常患儿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振幅轻度异常患儿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实验组患儿aEEG的电压连续性、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下边界振幅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前列.  相似文献   
10.
超抗原SEA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EA由于其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本文综述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以及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