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大医院急诊科室从业医护群体职业应激表现及对血糖、血脂影响。方法:收集和分析2011年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医护人员体检资料,选择42例急诊科室医护人员(急诊科室组)和73例门诊科室人员(门诊科室组)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紧张调查表[OSI-R,包括职业任务问卷(ORQ),和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评估,分析血糖、血脂等项体检结果。结果:与门诊科室组比较,急诊科室组ORQ各因子分及问卷总分[(129.68±31.75)分比(140.37±34.62)分]、PSQ各因子分及总分[(83.29±17.60)分比(96.32±21.75)分]均明显升高(P〈0.01~〈0.05);急诊科室组空腹血糖[(4.51±0.47)mmol/L比(4.89±0.62)mmol/L]、餐后2h血糖[(5.35±0.74)mmol/L比(5.96±0.90)mmol/L]和总胆固醇[(4.43±0.56)mmol/L比(4.92±0.71)mmol/L]水平亦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9±0.27)mmol/L比(1.06±0.19)mmol/L]水平则显著降低(P均〈0.01~〈0.05)。结论:大医院急诊科室医护人员群体职业应激程度较大,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瘙痒神经信号转导的影响,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8离子通道(TRPM8)在瘙痒-疼痛共病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一:将KM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SNI)、假手术组(Sham)、瘙痒组(CQ)、瘙痒溶媒组(NS)、疼痛瘙痒共病组(SQ)及空白对照组(CON);实验二:KM雄性小鼠16只,分为SQ+AMTB(SQ-A)组和SQ+ AMTB溶媒对照组(SQ-V).CON、SNI、Sham、SQ组在术前1d,术后1、3、5d测定术侧机械痛阈值(MWT)、冷痛阈值及热痛潜伏期(PWL),CON、CQ、NS、SQ组分别注射氯喹或生理盐水后观察搔抓发作潜伏期及发作次数;实验二:SNI模型建立第5天分别鞘注AMTB(SQ-A)及溶媒(SQ-V)前后测定疼痛行为学,注射氯喹和生理盐水后观察瘙痒行为学.结果 SNI组及SQ组在术后1d冷痛阈值及MWT降低,第5天仍在较低水平,而PWL仅在术后1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Q-A组较SQ-V组鞘注后冷痛阈值、MWT显著升高(P<0.05),两组PW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Q组较NS组定向搔抓次数显著增多,搔抓潜伏期缩短(P<0.05),SQ组搔抓次数明显低于CQ组(P<0.05),但搔抓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Q-A组搔抓次数显著高于SQ-V组(P<0.05),但搔抓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瘙痒共病时疼痛能够抑制瘙痒神经信号传导,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TRPM8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混合利多卡因抑制丙泊酚注射痛的最佳浓度,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病人(ASAⅠ~Ⅱ级)809例,采用阶梯式递增、递减模式,滴定混合利多卡因的最佳浓度。病人静注舒芬太尼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A组)静注1%丙泊酚;对照组(B组)预注利多卡因40 mg后,静注1%丙泊酚;试验组(C组)注射0.3%利多卡因及0.83%丙泊酚的混合液。注射期间对注射痛评分,同时观察记录注药前后血压、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清醒时间及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3组病人用药前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C组收缩压均高于A组(P < 0.01),用药后1 min、3 min 3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病人HR用药前无差别,用药后1 min均下降(P < 0.05~P < 0.01),用药后3 min A组HR仍低于用药前(P < 0.05),B组、C组HR均低于用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后C组HR高于B组(P < 0.05);SpO2用药后均明显降低(P < 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用药后3 min SpO2较用药后1min明显升高(P < 0.01),且B组、C组明显高于A组(P < 0.01)。3组疼痛发生率比较:C组 < B组 < A组(P < 0.05),病人满意率比较:C组 > B组 > A组(P < 0.05)。3组病人低SpO2、低血压、低心率、恶心呕吐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混合0.3%利多卡因的丙泊酚可以安全、有效消除注射痛。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IE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与非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再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模型的精确度。结果 共纳入225例患者,非肺部感染组202例,肺部感染组23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2%。肺部感染组患者痰培养均阳性,总共培养出24株病原体,细菌15株(62.5%),真菌9株(37.5%)。最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念珠菌,均为4株,占16.7%。单因素分析结果示IE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急性左心力衰竭、赘生物大小、降钙素原、脑钠肽、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护士工作压力源、疲倦感及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参加2011年春季体检的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463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84名为研究对象,其中ICU护士42名,门诊护士42名。采用现场1∶1配对方法(配对条件为:相同年龄、护龄、目前岗位工作时间、性别、职称及文化程度),比较两组护士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Maslach工作疲倦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评分情况,并分析其血压、血糖、血脂等项体检结果。结果 ICU护士"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各子条目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门诊护士(P<0.01或P<0.05)。ICU护士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等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门诊护士,而个人工作成就感维度分则显著低于后者(P<0.01)。ICU组护士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明显高于门诊护士(P<0.05)。且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postprudial plas-ma glucose,2hPG)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均明显高于门诊护士,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则低于后者(P<0.05)。结论门诊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工作量及劳动强度相对较小,而大医院ICU从业护士工作压力源较大,疲倦感表现突出,存在着血压、血糖和血脂增高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手术患者瑞马唑仑使用剂量以及术后24 h恢复质量(QoR)的影响。方法 选择预约在日间手术中心进行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术的患者50例,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25例(M组),女25例(F组)。本研究主要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失去意识和术中维持瑞马唑仑剂量的区别,以及采用QoR-15量表、阿森斯失眠(AIS)量表观察性别对术后睡眠和24 h恢复质量的影响。结果M组患者失去意识时瑞马唑仑剂量为0.14(0.13,0.15) mg/kg,麻醉维持剂量为0.80(0.60,0.96)mg/(kg·h);F组患者失去意识时瑞马唑仑剂量为0.14(0.12,0.16) mg/kg,麻醉维持剂量为0.90(0.79,1.12)mg/(kg·h),两组患者失去意识与麻醉维持的瑞马唑仑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术后第1天睡眠的AIS总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发生低血压和PONV,术后比期望中更早醒及QoR-15总分、生理舒适度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患者瑞马唑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