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对老年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急诊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时即同时行经皮扩张切开术,对照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低时再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观察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发病3个月的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儿童结核病的耐药现况,发现儿童耐多药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2017年1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8岁的结核病患者314例,男178例,女136例,年龄1~18岁,中位年龄(四分位数)[M(Q1,Q3)]为17(15,18)岁,初治253例,复治61例。分析314例患者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的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14例患者的MTB临床分离株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27.1%(85/314)、20.9%(53/253)和52.5%(32/61),复治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药率(χ2=24.771,P=0.000);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4/314)、6.3%(16/253)和29.5%(18/61),复治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多药率(χ2=27.360,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复治(OR=5.671,95%CI=2.228~14.435,P=0.000)、14~18岁年龄组(OR=2.235,95%CI=1.568~3.562,P=0.032)、并发营养不良(OR=1.908,95%CI=1.337~2.447, P=0.034)、吸烟(OR=1.225,95%CI=1.013~2.740,P=0.046)是儿童患者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结核病耐药现状严峻,复治、14~18岁年龄组、并发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是儿童患者发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鞘内注入结核药治疗,观察组鞘内注入异烟肼、阿米卡星和地塞米松,对照组鞘内注入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40例完成治疗,对照组41例完成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生化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生化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卡星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樊丽超  李颖  李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0):1216-1217
目前已发现,瘦素(Leptin,Lep)与除肥胖之外的多种疾病如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探讨了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eptin和与其相关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aspasc-3抑制剂对细胞凋亡及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AcDEVD-CHO组和二甲亚砜(DMSO)组。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48h,Ac-DEVD-CHO组于大脑中动脉阻塞后30min向小脑延髓池注入caspasc-3抑制剂Ac-DEVD-CHO。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B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Ac-DEVD-CHO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AB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caspase-3抑制剂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发生及Aβ表达.提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可能存在caspase-3对AB前体蛋白APP的降解.使Aβ产生增多并促进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 Caspase-3激活的 DNA酶 (CAD)基因的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及再通模型。应用 RT-PCR技术检测MCAO再通后不同时相缺血半暗带皮质 CAD基因的表达 ,同时利用 TU NEL法观察对应区域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 6h,半暗带皮质 CAD m RNA显著升高 ,密度比值为 0 .74± 0 .0 4,再灌注 2 4h达到高峰 (1.13± 0 .11)。对应各时相均可见神经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以再灌注 48h组为最高 (113 .10± 13 .88)。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致 CAD基因表达上调 ,可能参与了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叠朊蛋白基因(PRND)与克—雅氏病(CJ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5例CJD患者(观察组)和15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的PRND第56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型,统计学方法分析多态性与CJD发病的关系;应用PCR法扩增观察组PRND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对一个家系的2例疑诊家族性CJD患者行PRND基因测序发现,其均有一少见突变,观察组PRND第56位点脯氨酸/亮氨酸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 PRND56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JD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家族性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一个CJD家系进行系谱调查,并采用蛋白捕获法进行脑脊液14-3—3蛋白定量;应用PCR方法,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朊蛋白(PrP)基因类型。结果(1)两代4例的发病年龄早于散发性CJD,而且有早发的趋势;(2)先证者脑脊液14-3—3蛋白为125ng/ml,高出截点13.9。倍;(3)先证者PRNP第788碱基和789碱基之间插入1个碱基A,致使PRNP第231位点发生插入突变;(4)患者弟弟及其女儿未发现有PrP基因突变。结论先证者为PRNP第231位点插入突变致家族性CJD,其临床表型与散发性CJD无明显不同,但发病年龄早于散发性CJD,同一家系患者死于同一年龄段。  相似文献   
9.
散发性CJD患者新的潜在标志物H-FABP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散发性CJ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含量,来探索 H—FABP对于CJD生前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我科1998年~2005年收集的散发性CJD患者血清 13例和脑脊液17例进行H—FABP检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散发性CJ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H—FAB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散发性CJD新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H—FABP 的检测结果有助于该病的生前诊断,进行血液筛查也能降低CJD通过输血进行医源性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樊丽超  姜莉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4):1090-1093
血管内皮牛长因子是一种生长因子,在正常肺组织和多种肺部疾病中均有表达.通过血管内皮牛长因子受体发挥生理作用,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促血管生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及抗凋亡等作用.内皮抑素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其调亡,从而达到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在肺纤维化中二者均有异常表达,但具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