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47例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47例PBC患者中,女性42例(89.3%),确诊年龄(53.8±8.94)岁。乏力36例(76.6%)、黄疸27例(57.4%)、皮肤瘙痒24例(51.1%)、纳差18例(38.3%)、腹胀15例(31.9%);肝肿大20例(42.6%)、脾肿大28例(59.6%)、肝掌21例(44.7%)、腹水22例(46.8%);生化检查ALP、GGT分别升高到正常的3倍、9倍,ALT、AST轻至中度升高,常伴TBA、TBil、TC升高,43例(91.5%)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M2亚型阳性,61.7%患者免疫球蛋白IgM升高;AMA/AMA—M2阴性的患者均经肝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结论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乏力、黄疸、皮肤瘙痒、肝脾肿大,ALP、GGT水平显著升高,IgM升高,AMA/AMA-M2阳性,肝活检病理学检查对诊断和组织学分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发展迅速,病势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标对其救治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胸腺肽α1(商品名日达仙)治疗慢性重型肝炎7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型与诊断按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中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恢  李芹  张娟娟 《传染病信息》2009,22(5):305-30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组加用中药,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决定血浆置换次数。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临床治愈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进行血浆置换(3.0±1.3)次,对照组进行(5.2±1.9)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血浆置换的次数,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虚实属性归类,分析其与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肝衰竭诊疗指南》,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结合症状、体征、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统计肝功能等指标,分析其与中医虚实辨证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100例中,各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阴虚瘀黄证、阳虚瘀黄证、瘀热发黄证。②实证与虚证相比,年龄、TBIL、DBIL、ALB、ALT、AST、GGT及CHE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AFP、TP、PT、PTA、K+、Na+及Cl-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以实证为主,慢性肝衰竭以虚证为主。②中医虚实证型与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与凝血功能、电解质、HBVDNA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商品名: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以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思美泰治疗,对照组加用前列腺素E1治疗。比较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BiL、ALT、GGT、AK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淤胆型肝炎治疗方案中,思美泰为一种良好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1988年1~12月临床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作了血清学检测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系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既往无肝炎病史、发病在两周内的住院患者,共1189例。男766例,女423例,年龄最小1岁2个月,最大72岁,其中15~35岁939例。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0年~2000年共收治小儿肝硬化34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34例中,男31例,女3例;年龄最小者1岁4个月,最大者1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9个月。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者24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1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者1例,肝豆状核变性5例,病因未明者3例。小儿肝硬化的诊断依据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李芹  陈玮  林恢 《肝博士》2012,(6):36-36
近年来,慢性肝病的一种非药物疗法—肝病治疗仪正悄然兴起,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推广使用。肝病治疗仪临床研究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疗效肯定。我院应用DSG-1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简称大力神肝康保)治疗慢性肝病患者。经过临床观察,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及肝脾血瘀的患者疗效最佳。选取一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衰竭的病例加以分析。该患者于2002年,因乏力、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求诊我院。当时年龄23岁,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相似文献   
9.
李芹  王玉海  林恢 《肝博士》2011,(6):25-25
如何阻止肝病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发展? 肝纤维化是贯穿肝炎至肝硬化的整个过程,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疗措施。2010年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就抗肝纤维化治疗指出: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基本病机是正虚血瘀,  相似文献   
10.
刘政芳  林恢  敖雯  李芹 《西部医学》2015,46(2):57-57
<正>在《医宗必读》中,明代李中梓就提出了"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理论,后人根据肝和肾在生理与病理上的表现特点,进一步阐述了"肝肾同源"和"肾肝同治"的内涵[1]。"滋水涵木法"是"肝肾同治"的经典基本治疗法则。本文介绍了在滋水涵木法同时,采用补肾阳、阴阳双补而达到治肝的治则在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