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建宁德读者陈某来电说:两个月前,我按规定注射完了第三针乙肝疫苗,今天去医院复查时,却被告知没有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明明打了乙肝疫苗,却没有产生抗体,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医院用的疫苗是假的?答陈某读者:目前乙肝无法完全治愈,人们迫切需要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尤其是乙肝易感人群,如新生儿、血透病人,以及乙肝患者的家属、医护人员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枳鳖胶囊抗肝纤维化形态学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66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枳鳖胶囊大、中、小剂量组。以40%四氯化碳花生油皮下注射结合高脂饲料、酒水饮料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除正常组不予处理外,其他组分别以蒸馏水,秋水仙碱混悬液,高、中、低浓度枳鳖胶囊溶液灌胃,疗程36d。疗程结束后,观察大鼠新鲜肝脏的表面情况、色泽、质地等大体形态,测定肝组织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HE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害、肝脏脂肪变性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最显著,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最强。枳鳖胶囊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且可抑制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疗效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枳鳖胶囊可较好地保护肝细胞,并能阻止肝纤维化进程甚或逆转肝纤维化病理改变,抑制胶原基因表达,抑制胶原基因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观察中药复方柴蔻冲剂(CKI)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防护作用。CKI可显著提高红细胞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与肝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血浆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并探讨了柴蔻冲剂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病原体感染后,机体对其清除能力以及疾病的转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细胞因子(CK)、甘露糖结合蛋白(MBL)、维生素D受体(VDR)、红细胞抗原等基因与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有关.此文就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病原体感染后,机体对其清除能力以及疾病的转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细胞因子(CK)、甘露糖结合蛋白(MBL)、维生素D受体(VDR)、红细胞抗原等基因与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有关.此文就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胺碘瀚治疗小儿频发早搏的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对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57例小儿频发早搏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的效果.通过检测每位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1、3和6个月时检测血清中游离T3(FT3)、T4(FT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计算57例患儿的平均值,了解治疗过程中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胺碘酮对小儿频发早搏有很好的效果,经治疗1周、1个月和3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61.40%、82.46%和94.74%.开始治疗后胺碘酮对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很明显的影响,P<0.05.但都处于正常范围内,治疗结束3个月时就恢复治疗前水平.结论 胺碘酮对小儿频发早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但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因此应用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正家在福州市的企业老板陈铭德(化名),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长期饮酒,平时一有应酬就忙得团团转。最近,老陈去医院体检,肝功能基本正常,但尿酸偏高,B超检查肝实质回声增强,脾稍大。听说自己可能患上酒精性肝病,可把老陈吓坏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钙黏附蛋白(T-cadher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10月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和癌旁2cm以上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恶性生物学程度以及手术前TNM分期相同,术后1年内出现或未出现复发和(或)转移的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cadherin基因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T-cadherin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组织中T-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高达46.7%(28/60),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6.7%(4/6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55,P=0.000).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的HCC患者癌组织中T-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30.0%(6/20)和35.0%(7/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4,P=0.736).在出现转移的HCC患者癌组织中T-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75%(15/20)]明显升高,与未出现转移的HCC患者[32.5%(13/4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76,P=0.002).T-cadherin mRNA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T-cadherin表达缺失(高度异常表达),癌旁组织在多数患者中呈正常表达(T-cadherin阳性).结论 T-cadherin基因在HCC中异常表达,且与肝细胞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HCC预后的预测指标和药物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生化指标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分别与同期检测的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血清TBIL、ALT、AST、GGT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ALB、PTA则相反;与病理诊断比较,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轻度83.5%(81例),中度56.8%(46例),重度51.9%(14例)。结论血清TBIL、ALT、AST、GGT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程度;ALB、PTA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传统和微创两种全瓷修复中在美学缺陷前牙修复中的成功率和美学效果。方法:选择64例前牙美学缺陷的80例患牙,分别行传统全瓷修复(传统组)和微创全瓷修复(微创组),各32例(40颗)。采用视觉模拟评(VAS)评分评价各组的美学修复满意度,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评价各组的优秀率,比较两组修复6、12、24个月的成功率。结果:微创修复组修复后各前牙缺陷美学VAS满意度总评分均达到(9.39±0.37)分,显著高于传统组评分(P<0.05);形态、边缘着色、密合度和继发龋4个参数USPHS评级A级比例分别达到100.00%、97.50%、97.50%和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24个月后牙间隙、切端缺损、畸形过小牙、牙体表面缺损、牙着色或变色缺陷修复成功率分别达到88.89%、85.71%、87.5%、77.77%和85.71%,其中牙间隙、切端缺损和畸形过小牙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P<0.05)。结论:微创全瓷修复前牙缺陷,美容效果好,修复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综合效果优于传统全瓷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