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氯霉素洗剂(氯柳酊)控制菌菌检方法的改进。方法:将增菌液联合使用离心沉淀法与薄膜过滤法,并置36℃培养箱中增菌培养18~24 h,接种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24~72 h,观察菌落生长及生长菌落的特征。结果:联合离心沉淀法与薄膜过滤法是最佳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生长良好。结论:联合处理法操作方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对24例阳萎患施行了药物导阴茎海绵体造影。根据造影的X线表现,将阴茎静脉异常回流分为5型:背深静脉漏、脚静脉漏、肾线静脉漏、间静脉漏及混合静脉漏。目的在于提高手术疗效。讨论了阴茎静脉系统的解剂和罂粟碱在造影中的药理作用。我们认为此造影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静脉性阳萎具有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根据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乳腺癌手术方式的变迁。回顾分析25年的乳腺癌手术情况,复习文献资料,提出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基础医院的首选术式,保乳综合治疗在基础医院推广尚需一定时间。乳腺癌手术强调个体化、人性化、微创化、合理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Balb/c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后脾脏和血液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感染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Balb/c小鼠脾脏和血液中T、B、Th1、Th2、Treg、NK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脾脏B、Th1、Th2、Treg细胞在多房棘球蚴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Th1和Th2细胞在多房棘球蚴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h1=3.669, P<0.01; tTh2=4.302, P<0.01)。脾脏B、Th1、Th2、Treg细胞在细粒棘球蚴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3.396,P<0.05;tTh1=3.539,P<0.05;tTh2=3.731,P<0.05;tTreg=2.197,P<0.05);血液B、NK、Th1、Th2细胞在细粒棘球蚴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2.125,P<0.05;$t_{N_{K}}$=3.569,P<0.05;tTh1=6.532,P<0.05;tTh2=4.463,P<0.05)。结论 小鼠脾脏B、Th1、Th2、Treg细胞在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感染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房棘球蚴感染组血液中Th1和Th2细胞有变化,细粒棘球蚴感染组血液中B、NK、Th1和Th2细胞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患儿 女,6岁,住院号222100,因腹痛,发烧.呕吐三天,于1993年12月31日21时急诊入院。该患儿为第二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平素健康,无遗传病家族史。体检:T37.9℃,P132次/分,BP14/8Kpa,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脐周及右下腹为著。未触及明显包块,叩诊实音。腹水征服性,肠鸣音弱。化验:WBC12.8×10/L.N0.80.L0.20.胸腹透视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双氯西林在门诊治疗感染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85例门诊治疗的感染患者,按病种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48例,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0.75g,po, tid。对照组137例,用阿莫西林0.5 g,po,qid。疗程3~7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和78%(P<0.0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73%(P<0.01);短期应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莫西林-双氯西林用于门诊治疗细菌感染患者疗效优于单用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绵羊肝脏和肺脏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差异蛋白质表达谱,为虫体生长、发育调控特异性蛋白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寄生于绵羊肝脏与肺脏棘球蚴原头节蛋白质样本进行 SDS-PAGE 分析后,利用iTRAQ和液相色谱法以及串联质谱分析(LC-MS/MS)寄生于绵羊肝脏和肺脏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蛋白质表达谱,通过Mascot软件和GO软件分析寄生于绵羊肝脏和肺脏棘球蚴原头节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本研究共鉴定了1 229个有意义的蛋白质点,通过肝脏与肺脏比较有无差异性(肝脏原头节 VS肺脏原头节)和调节趋势后获得21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肝脏上调蛋白74个(脂肪酸绑定蛋白、ɑ纤维蛋白原、环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酰基COA合成酶、载脂蛋白A4、磷酸化酶、6-磷酸葡萄糖内脂酶、乙酰辅酶酰基转移酶、还有一些未鉴定的蛋白等);下调蛋白143个(乳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内质网氧化还原酶、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天冬酰胺酶、铁蛋白、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热休克蛋白90、胶原纤维I,胶原纤维IV、波形蛋白、玻连蛋白、磷脂转运蛋白、磷酸甘油酸激酶)。结论 本研究发现寄生于绵羊肝脏和肺脏棘球蚴原头节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