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分类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5l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因分为无肝病基础组(第l组)、肝炎组(第2组)、肝硬化组(第3组)共3组,并对每组中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实验室检查、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转氨酶、胆碱脂酶及白蛋白的差异:无论是急性还是亚急性肝衰竭中,无肝病基础组转氨酶、胆碱脂酶及白蛋白均明显高于有肝病基础患者,特别是高于肝硬化组患者(P〈0.05);(2)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及各等级分布:在l、2、3组中,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0.00%,66.23%和51.02%;亚急性肝衰竭分别为71.42%,54.81%和49.99%;(3)在预后方面:在1、2、3组中急性肝衰竭的好转治愈率分别为15.38%、42.85%和26.09%;亚急性肝衰竭患者33.33%、51.39%和36.85%,3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急性还是亚急性发病,3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均有差异,依此进行分类,有其临床实用性及科学性,将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丹皮酚与银杏叶提取物1∶1组合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尼莫地平(10.8 mg/kg)组、丹皮酚(37.5 mg/kg)组、银杏叶提取物(37.5 mg/kg)组以及丹皮酚银杏叶提取物1∶1组合物(75.0 mg/kg)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给药容积10 m L/kg,ig给药6 d后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脑缺血再灌注后4、24 h进行观察,计算行为学评分;动物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计算脑梗死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后,测定血清中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和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GABA、Glu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2 h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有降低趋势,其中组合物组的降低作用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银杏叶提取物、丹皮酚、组合物组大鼠脑梗死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组合物组大鼠血清中SOD水平、丹皮酚和组合物组血清中GABA水平显著升高(P0.05),银杏叶提取物、丹皮酚、组合物组大鼠血清中MDA水平、组合物组血清中Glu水平显著降低(P0.01、0.05);丹皮酚和组合物组大鼠脑组织中MMP-9、Glu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组合物组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丹皮酚银杏叶提取物组合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损伤、平衡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浓度、调节MMP-9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1实验材料动物:Wistar大鼠72只,清洁级,雄性,体重130~150g,购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动物均在恒温恒湿的动物室中饲养1周后进行实验。药物与试剂:大秦艽汤加减方由秦艽、青风藤、忍冬藤、独活、羌活、石膏等组成。雷公藤多甙片(10mg/片)由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31020415。弗氏完全佐剂由Sigma公司出产。IL-1β、IL-6、TNFα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2实验方法参照文献方法造模。取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加  相似文献   
4.
1例54岁男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因胆红素升高,首次接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5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双肺哮鸣音.T 37.0℃,R 30次/min,HR 120次/min,BP 125/82 mmHg.考虑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药,给予鼻管吸氧及肾上腺素治疗后好转.作者认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所致过敏反应少见,临床应用该药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及逆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69例。109例Ishak评分≥3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72周。收集基线及72周治疗后两次肝活组织标本和血清,检测组织病理及HBcrAg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BcrAg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呈负相关(r=-0. 342,P=0. 004);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及炎症改变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39、0. 437,P值均0. 001)。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晚期肝纤维和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05、0. 701(P值均0. 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轻微肝纤维化、明显肝纤维化、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15、0.815、0.726、0. 675(P值均0. 05)。经抗病毒治疗后,基线血清HBcrAg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更易发生肝纤维化逆转(53. 7%vs 32. 7%,X~2=4. 888,P=0. 027)。肝纤维化逆转患者血清HBcrAg下降差值高于未逆转患者[1. 5(0. 4~3. 2) log IU/ml vs 0. 8(0. 1~1. 8) log IU/ml,Z=-1. 724,P=0. 042]。结论血清HBcrAg可作为预测CHB肝纤维化分级和判定肝纤维化逆转的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进展期肝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影响生存期的因素。方法采用临床列队对照研究19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HCC患者,其中147例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43例未行局部消融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氩氦冷冻消融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HCC患者生存期为10.11个月,未治疗者生存期仅为4.73个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进展期HCC严重肝损伤发生率为5.4%,Child-Pugh分级≥B8的病例占87.5%,胆红素水平51.3μmol/L者占75%;在HBV相关性进展期HCC中,HBV DNA载量中、低水平占91%,HBeAg阴性患者占66.67%,两者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肝硬化程度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进展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结论冷冻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HCC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影响进展期HCC生存期的独立因素;Child-Pugh分级≥B8,伴有胆红素水平51.3μmol/L的进展期HCC患者不适宜行冷冻消融;肝硬化程度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进展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HBV通过激发宿主免疫反应,引起肝损伤,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肝纤维化进展是肝脏疾病相关死亡的关键过程,归纳了HBV基因型、HBV基因(包括基本核心启动子区/前C区、前S区、X区)变异、HBV基因剪接体、HBV RNA、HBcAg、HBsAg与肝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认为上述HBV生物学特性和肝纤维化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氩氦刀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进展期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在我院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150例进展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NLR中位数(2.94)将患者分为2组(高NLR组和低NLR组),对2组进行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前病理组织分化程度、NLR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是术后进展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术前高NLR组患者生存期为5个月(95%CI 3.5~6.4),而低NLR组患者生存期为9个月(95%CI 6.9~11.0),2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LR2.94的进展期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抗菌及提高免疫力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黄连组(7.8 mL·kg-1)和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20.30 g·kg-1、10.15 g·kg-1、5.08 g·kg-1),采用体内抗菌实验观察其对细菌感染的小鼠死亡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香菇多糖组(0.19 mg·kg-1)和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20.30 g·kg-1、10.15 g·kg-1、5.08 g·kg-1),采用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血清溶血素方法及碳粒廓清实验观察其免疫调节作用。结果:热毒宁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具有抗菌作用,可降低小鼠死亡率;热毒宁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可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增加小鼠溶血素的生成,增强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的超敏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抗菌,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曹泽彧  常秀娟  赵忠鹏  曹亮  周军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10):1450-1455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对A16型柯萨奇病毒(CoxA16)感染Vero细胞及乳鼠模型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75 TCID50和50 TCID50 CoxA16感染Vero细胞,建立细胞模型;5日龄ICR乳鼠ip感染1×106 TCID50 CoxA16,建立动物模型。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CoxA16感染Vero细胞病变的影响,体内实验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病毒感染乳鼠死亡率、生存时间、体质量变化率、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结果 在Vero细胞模型上,热毒宁注射液(生药5.0 mg/mL)显著抑制75 TCID50和50 TCID50 CoxA16引起的细胞病变;在5日龄ICR乳鼠模型上,热毒宁注射液明显缓解CoxA16导致的乳鼠死亡,延长乳鼠生存时间和恢复乳鼠生长抑制;同时热毒宁注射液缓解病毒感染导致的临床症状。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在体内外均有抗CoxA16作用,为其临床用于治疗手足口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