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10年中,已确定一类角皮蛋白和糖蛋白存在于多种寄生和自由生活的线虫中,这类分子的特性(称为“表面相关的”)是能与放射性标记物结合并可溶于水。由于这些特性,表面相关抗原是暴露于膜表面的蛋白成分,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是可溶性的,故表面相关成分很可能是非结构性的,且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急、慢性期肝肉芽肿病变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Th1/Th2在肉芽肿形成及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小鼠感染后0、4、6、8和12周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L-2、IFNr和IL-4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小鼠感染后6周出现明显肉芽肿病变,8周肉芽肿反应达高峰;12周则明显缩小;感染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的Th1细胞因子IL-2和IFNr在感染后4~6周开始上升,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而Th2细胞因子IL-4在感染后8周时迅速上升且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结论 Th1细胞因子IL-2和IFNr与血吸虫卵肉芽肿的诱导和形成密切相关。而Th2细胞因子ILL-4可抑制Th1细胞因子在血吸虫病慢性期虫卵肉芽肿自发性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进一步研究免疫调节剂SE(含SE - 1和SE - 2 )对感染小鼠诱导的抗肝内血吸虫卵肉芽肿调节效应的动态变化和分子机制。方法 BALB/c小鼠 30只 ,均分 3组 ,2组分别用SE - 1和SE - 2皮下免疫共 3次 ,每次间隔 1w ,总剂量 10 5 μg和 16 0 μg/鼠 ,另为对照组。末次免疫后 10d ,3组每鼠攻击感染尾蚴 30± 2条。在感染后 7~ 11w时 ,剖杀小鼠 :取肝组织 ,制成石腊切片 ,观察和计算肉芽肿大小 ;无菌分离脾淋巴细胞 ,进行培养 ,取上清液测定IL - 2、IL - 4和IL - 10含量水平 (pg/ml)。 结果 小鼠感染后 7~ 11wk时 ,实验鼠肉芽肿的平均面积和体积均显著小于感染对照鼠 (P均 <0 0 1) ,实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在感染后 7w时 ,实验鼠的IL - 2和IL - 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鼠 ;3组均显示相当高水平的IL - 10 ;在感染后 11w时 ,实验鼠的IL - 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鼠 (P均 <0 0 5 )。结论 免疫调节剂SE能诱导明显的抗肝内血吸虫卵肉芽肿效应和血吸虫性纤维化作用 ,其分子机制与Th1型 (IL - 2 )和Th2型 (IL - 4和IL - 10 )细胞因子应答的调节动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蛋白酶已被公认为血吸虫生活史中的关键酶,该酶在穿钻皮肤及包括消化和免疫应答的几种生物学过程中起作用。 在血吸虫蛋白酶中,已阐明一种28kDa丝氨酸蛋白酶与血吸虫易感性有关。从胞蚴cDNA文库已克隆出这种弹性蛋白酶。用Northern印迹法分析表明,在曼氏血吸虫生活史中,其表达受到发育的调节。原位杂交表明,该酶是在不同时期由虫体特殊细胞合成的,提示它的表达是被紧密控制的。为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增强剂“425”和α-干扰素经腹腔注射已经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用药后14~29天,注射“425”小鼠,肝组织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肝虫卵内芽肿反应增长比也显著地小于对照组(P<0.01);注射a-干扰素小鼠,肝虫卵肉芽肿反应增长比也显著地小于对照组(P<0.01),但小鼠肝组织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免疫增强剂“425"和α-干扰素可能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同途径的抑制或作用,使虫卵肉芽肿病变减弱。  相似文献   
7.
8.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实现医学留学生培养目标,根据留学生具体情况,结合《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特点,建立了留学生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考核过程化、形式多样化和试题探索性等特点,应用随堂测试、实验操作、翻转课堂、案例讨论等形式评价考核。实施过程化考核后,5个年级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学期考核总体优秀(考核成绩≥ 90分)(13.09%)和良好(80 ~ 89分)比例(36.13%)均较实施前(分别为3.25%和18.83%)提高(t = 5.995和7.505,P均 < 0.001),总体不及格(< 60分)比例(3.24%)较实施前(12.34%)降低(t = 7.303,P < 0.000 1)。结果表明,过程化考核提升了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考核成绩、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田芳  夏超明  骆伟  龚唯  周卫芳 《热带医学杂志》2003,3(2):139-141,206
目的:观察协同刺激分子B7-1/2(CD80/CD86)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B7-1/2介导Thl/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取小鼠感染后6、8、10和12w的脾淋巴细胞用抗CD80mAb和抗CD86mAb处理后培养。72h,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抗CD80mAb和抗CD86mAb对IFN-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二者均能显著抑制IL-4的表达水平,尤其是抗CD86mAb对IL-4抑制作用非常显著。结论:通过干预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l/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而且B7-2分子对Th2反应的影响作用大于B7—1分子。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Th2免疫偏移,为控制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病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的多克隆抗体(抗SEA-PcAb)检测感染50~200条尾蚴后不同时间的兔红细胞(RBC)上非游离性循环抗原(NF-CAg)。结果表明,感染兔RBC上存有NF-CAg,而正常家兔RBC上则无;GMRT,前者为2.83±0.17~1024.00±0.00,后者为1.00±0.00~3.36±0.1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感染家兔后4~7周内,GMRT呈现低水平,8~9周时显著升高,10周时均为高峰(GMRT达1024.00±0.00),10周后,均明显下降,18周时为低水平。结果表明.NF-CAg检测优势仅在感染早期(10周内)。本文报告感染兔RBC上存有NF-CAg,尚未见类似报道,为今后研究CAg的新途径和新内容提供了依据,也为感染宿主体液内CAg的归宿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