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中风后言语不利的发病机制,总结中风后言语不利的辩证治疗。包括中药的辨证治疗、外灸的辨证治疗、针药结合的辨证治疗.指出了中医研究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研究治疗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定眩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补肾定眩颗粒,对照组服用强力定眩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定眩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病又名“卒中”“中风”等,是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的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也在增加,危险人群逐渐增多。具有活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在经过现代制剂的提纯精制后,作为一种高纯度的中药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进一步改善脑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祖国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Alzheimer病(AD),是指由脑血管因素所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的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的痴呆综合征。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V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祖国医学对VD研究的逐步深入,对本病的认识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疗中超微补阳还五汤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和抑郁量表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37例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控制血压、降糖等常规处理并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微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VEGF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0、60 d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60 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5、30、60 d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30、60 d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5、30、6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30、60 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超微补阳还五汤能增强神经血管生长因子VEGF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涤痰通腑颗粒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脑卒中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为脑出血见阳明腑实证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涤痰通腑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单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30d后采用脑卒中疗效评定标准和Glasgow意识障碍判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达88%,对照组为74%(P<0.05);两组意识障碍改善率分别为90%与76%(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分别为(4.95±5.03)分与(8.87±6.5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通腑颗粒能提高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董洪涛  卢正海 《新中医》1999,31(1):23-24
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上的疑难病。虽然中西药物、推拿乃至手术治疗等法时能奏效,却难以持久。近年来,我们采用小针刀配合艾灸治疗本病42例,并与单用小针刀治疗的28例作对照观察,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共70例,其...  相似文献   
8.
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增强肌体的免疫机能并杀灭或抑制体内的免疫原性物质,即扶正与祛邪。中医药与气功都有扶正祛邪的功能,我!l]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时,一方面用具有固本扶正作用的中草药和气功锻炼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即扶正;另一方面利用祛邪、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和气功外气来杀灭或抑制免疫原性物质,即祛邪。扶助正气和祛除邪气都是控制免疫原感染的关键。扶正与祛邪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治疗方法,但两者在运用上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为了控制免疫原性物质感染的发展。扶正是为了技邪,亦即通过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而战胜…  相似文献   
9.
10.
小针刀配合艾灸治疗跟骨骨刺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跟骨骨刺即跟骨骨质增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疑难病,作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艾灸疗法治疗跟骨骨刺 42例,并与单独使用小针刀治疗的 28例作对照观察,结果发现小针刀加艾灸法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小针刀组,且前者治疗次数短。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即发病时间越长,小针刀加艾灸法较之单用小针刀越能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