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伤综合征的总称。而VD是老年性痴呆第二常见原因,研究表明AD也与血管性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VD发病有上升趋势。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增加了沉重负担。国外资料报道VD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因此探索VD发病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巳成为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舒血宁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敏杰  张宇敬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73-167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仅次于Alzheimer病(AD)的第二位常见的痴呆。VD是目前老年期痴呆中可预防和有希望治疗的痴呆之一,因此,探索一种有效治疗VD的方法十分必要。我科自2003年6月-2006年6月对收治的54例VD患者采用银杏叶制剂-舒血宁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是一种慢性阶梯性进展的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所致痴呆。影像学改变对VD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及鉴别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在痴呆患者中,VD的患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本文重点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及鉴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VD)是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由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脑灌注不足出现持续性脑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缺损,可伴有行为、人格、情感等异常,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第2种痴呆。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推进,VD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笔者现对VD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影响血管性痴呆(VD)发生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1例经头颅CT确诊的脑血管病人进行血管性痴呆(VD)有关因素分析。其中脑梗死87例,脑出血32例,混和性中风2例。经痴呆量表检查诊断为VD者31例(25.61%)。结果 VD随年龄增长而增加。VD发生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病次数与VD呈正相关(P<0.01)。结论 预防血管性痴呆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充分认识脑白质疏松(LA)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为切人点,对140例LA患者及138例对照组进行一系列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40例脑白质疏松(LA)患者及138例(非LA)对照进行年龄、性别、血脂、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饮酒等一系列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神经认知检验,分析其中患有血管性痴呆(VD)的概率并比较分析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结果LA组中有93位患有不同程度的VD,而对照组有5例患有VD。经Logistic回归分析,LA和VD合并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血脂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脑卒中史、高血压史、脑血管硬化。结论年龄、血脂、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和脑血管硬化是诱导LA和VD并发的危险因素。随着VD程度的加深,与LA的相关性越来越显著。同时,LA等级越高的患有VD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组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VD是一种严重困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被认为是导致痴呆的第2位原因。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痴呆,血管性痴呆预后较好,治疗前景广阔,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因此,对VD的治疗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VD列入21世纪的重点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9.
刘卫红  付吕平  冯巧荣 《河北医药》2011,33(18):2793-2794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多,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tia,VD)的患病率也逐步上升。VD患者病程长、医疗费用高,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我院于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银杏达莫治疗VD患者5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以出血、缺血、卒中或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等基础上,引起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产生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VD是指由各种血管病变引起的老年痴呆,其分类包括缺血性痴呆,失血性痴呆,皮质血管性痴呆,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等。VD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在早期的临床症状,局部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痴呆症状。目前VD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1.
陈伟  齐红艳  刘磊  徐兵 《安徽医药》2010,14(10):1214-1215
目的观察地黄引子加减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管性痴呆(VD)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地黄引子加减治疗并观察MMSE,ADL,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引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VD)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痴呆分为老年痴呆(SDAD)、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痴呆、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病毒感染后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所致痴呆、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所致痴呆、全身性疾病所致痴呆。阿尔采默病(AD)亦称早老性痴呆症,是由德国伐利亚州精神医生和神经解剖学家Alois于1907年发现的。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是一种以临床和病理为特征的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病。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本研究观察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瑙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老年期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混合型痴呆和其他类型痴呆。VD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一般进展缓慢,常因卒中发作,导致急性加剧,多呈阶梯式发展,常可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VD有多种形态学改变,最常见类型是多发性梗死型痴呆,其脑组织内有缺血和梗死的双重改变,神经细胞缺失和染色体溶解。V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5.
康脑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康脑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部分作用机理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SM-IV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结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Aachinski缺血量表,选择50例VD病人,随机分为康脑灵胶囊实验组和脑复康对照组,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显著改善MMSE、FAQ积分值(P<0.05,P<0.01)。康脑灵胶囊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降低患者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结论:康脑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丹心脑通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观察其海马组织NPY表达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血管性痴呆组(VD)、银丹心脑通治疗组(YDXNT+VD)。采用4血管闭塞(4-VO)法复制VD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海马NPY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各项指标比较P〈0.01);脑海马NPY表达明显降低;与VD组比较,YDXNT+VD组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脑海马NPY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可增加海马组织NPY表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86例经确诊的脑血管老年患者进行血管性痴呆(VD)有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在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增长与脑梗死数目增加可加重痴呆的发生。结论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相关高危因素,应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与脑CT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030001)刘志英孙秀兰贾立明张建康随着世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引起各界的关注。在老年性痴呆中,血管性痴呆又占很大比例。CT是诊断血管性痴呆的重要佐证之一。本文对血管性痴呆病...  相似文献   

19.
王宗颖 《上海医药》2012,(14):21-23
目的:比较阿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方法:收集阿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各30例,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the 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评定患者的BPSD。结果:①AD、VD两组的行为紊乱发生率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焦虑与恐惧发生率高于VD组,VD组焦虑与恐惧的严重程度重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D组乱走、无目的游荡的发生率高于AD组(P〈0.05),但严重程度相似;AD组试图出走的严重程度重于VD组(P〈0.05),但发生率无差异。两组在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组AD、VD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类型的BPSD,而其严重程度不尽相同。针对其BPSD的特点进行相关治疗,对痴呆BPSD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顾宜宜  谢艳 《首都医药》2005,12(18):33-3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统称。主要表现为认识、记忆、语言、视空间机能障碍、情感或人格等方面的改变。笔者观察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针刺前后的智能变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