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2年1月~200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对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产妇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9例孕产妇血清分为三组:足月产妇(55例)、非足月产妇(流产和顺产21例)、足月病理产妇(子痫、死胎133例)。应用北京思达高诊断技术有限公司STAR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采用全自动定量免疫比浊法检测AT3、D-2聚体、PT、PA、Fib、APTT。结果三组中非足月产组中位年龄37.2岁(23~39岁),凝血因子中Fibi x^-±s在足月产妇和足月病理产妇各为4.57±0.92、4.65±1.03,P〉0.05;但其异常率却为72.7%、75.89%,P〉0.05;Fib高伴有其他凝血因子异常在两组中各占20%和36.6%,尤其后者以6种凝血因子不同组合/单一异常计45例占44.5%。结论高龄产妇易流产和早产。Fib的升高与孕龄相关,在足月病理产妇中常伴有多种凝血因子的异常,应重视监测围产期特殊生理状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性异常。  相似文献   
3.
D-二聚体(D-Di)是交联纤维蛋白(Fib)的特异降解产物,它的生成和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10多年来被广泛用于静脉血栓(VTE)形成、下肢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的排除诊断。最近D-Di的检测已深入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血管疾病、激素替代治疗和抗凝治疗中。我们选择10种常见病检测D-Di,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希森美康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53例子宫肌瘤患者,112例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36例,卵巢癌30例,绒癌16例,葡萄胎12例,乳腺癌18例)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与22例妇科正常健康体检者作比较,进行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和妇科良性肿瘤组相比均增高(P<0.01)。而且肿瘤恶性程度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考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及血浆D2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44例正常对照组,44例肝硬化组的胛、TT、APTT、Fbg和D2聚体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PT、AFFTT、TT明显延长和D2聚体均明显升高(P〈0.01),Fbg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凝血四项及D2聚体含量检测对判断肝病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状况和病情观察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卡米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627-627
抗精神病药引起粒细胞下降的报道很多,但未见该药引起粒细胞持续升高的报道,现将我院发生l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疆和丰县牧区高血压病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新疆和丰县牧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新疆牧区高血压的高发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抽取的方法,应用WHOMONICA方案,对926名≥30岁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男女牧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该地区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该人群平均收缩压143.5±31.9mmHg,舒张压89.5±17.9mmHg,高血压的检出率为57.33%;其中临界高血压和重度血压分别占10.36%和20.73%;不管男女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我国其他地区明显前移。同时高血压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新疆和丰县牧区是高血压的高发区,新疆牧区是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引起粒细胞下降的报道很多,但未见该药引起粒细胞持续升高的报道,现将我院发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依替巴肽(Eptifibatide,ETBT)对血小板聚集、释放、收缩血块和促凝活性等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全血或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不同浓度ETBT,分别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rPAmax)、血小板CD62p表达百分率、血块收缩率和血小板3因子(PF3)有效性,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获得ETBT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率。结果:各种浓度(0.5~5.0μM)ETBT均对rPAmax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随ETBT浓度增加而增加;较高浓度(5.0~10μM)ETBT对血块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ETBT(0~80μM)ETBT对血小板CD62p表达(P=0.425)和PF3有效性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ETBT显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对血小板CD62p表达和促凝作用的影响较小;ETBT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块收缩的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46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2例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根据血糖浓度把糖尿病分为血糖(BS)≤10 mmol/L(26例)和BS≥10 mmol/L(18例)两组,结果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随血糖浓度增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病情监测有一定程度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